资料图: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博兴县博物馆对寨卞东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韩春义 摄
中新网济南5月17日电 (赵晓 孙婷婷 邱江波)“山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完全可以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源发性、完整性和不间断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论断。
王磊介绍说,近几年,山东不断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考古工作涵盖了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时期、汉代、魏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阶段。“山东拥有完备的文化发展谱系,一些重要的考古发掘不断填补山东古代历史空白,也力证了中华文明链条的不间断性,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实证。”
资料图:菏泽定陶汉墓墓顶所封护的青砖。 山东博物馆供图
近期,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该省将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等考古项目,完善史前文化谱系,到2025年完成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阶段目标,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山东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637项,调查线路近6400公里,考古勘探面积0.7亿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25.7万平方米。章丘焦家遗址考古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201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入选累计达到19次、项目22项,组织大遗址考古发掘项目52个,620处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旅游景区。
资料图:考古专家对章丘焦家遗址出土文物进行鉴定。 赵晓 摄
王磊表示,山东将在弘扬中华文明中担起新使命,切实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阐释,揭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具体包括,实施一批考古课题研究,组织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齐鲁文化考古学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积极争创“泰山-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努力打造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着力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夯实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基础,继续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作出山东贡献。
王磊说,山东将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体现新担当,积极开展齐鲁优秀文化挖掘阐发、保护传承,抓实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一批研究阐释重点课题,推进一批保护利用重大项目。
此外,山东还要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播上展现新作为。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介绍,近年来,山东搭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文化平台,创作《孔子》《沂蒙山》等多部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剧目,推出文旅融合精品线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儒学文化研究阐发,着力实施齐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并聚焦山水圣人、红色文化、生态康养、仙境海岸等优势,擦亮‘好客山东’品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处室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将自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好文物考古、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工作,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展现更大作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