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青岛举办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
2025年07月28日 18:06 来源:中新网山东

近日,2025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举行。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28日电(张婧)2025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日前在青岛举行。活动以“智启新元 创见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主题分享、产业链图谱发布、项目路演、闭门对接等形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青岛智造”新生态。

  当前,青岛正以人工智能为支点,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而人工智能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顶尖智慧的领航。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以《具身智能连接物理世界造福人类》为主题,剖析了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从虚拟信息世界迈向物理交互的关键突破,未来十年具身智能将落地千行百业,替代蓝领重复劳动,以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物理世界刚需场景的智能化变革,最终实现“机器为人服务”的普惠愿景。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昌元以《中国机械总院青岛分院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为题,从实际案例出发,展现了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攻关的“落地经验”;华东师范大学魏宪教授聚焦《视觉语言导航:从结构化环境到非结构化越野环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了解视觉语言导航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打开了新的视角;河海大学张剑华教授则带来《多模态相机融合的泳池防溺水系统》,将AI技术与民生场景结合,用“科技温度”诠释了人工智能的多元价值。

  在青岛当下重点发展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人工智能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根据《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活动现场,《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行动倡议》发布,并启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行动计划,青岛将围绕生物医药、光伏、电力等三条产业链,邀请国内垂类大模型企业来青对接交流。

  在“青岛智造·机器人矩阵”展区,产业融合趋势得到了直观展现。协作机器人展示的精密零件抓取技术,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微观操作层面的突破;特种机器人在模拟电力巡检中的表现,展示了其在高危环境中的应用潜力;国产高精度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亮相,则彰显了青岛在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突破,共同构成了一幅“青岛智造”的立体图景。

  当前,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发展格局。作为“一核”的崂山区,聚集大量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较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青岛高科园管委现场介绍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情况;作为“两翼”之一的西海岸新区,现场介绍西海岸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机遇;青岛高新区介绍其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和创新生态构建,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介绍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此外,灵犀科技现场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对产业背景、支持政策、空间布局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行业特点分别提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数据支持”。

  据了解,去年以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紧密联系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先后举办近30场产业链专场对接会,编制17篇产业链图谱,吸引150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参会交流,其中外地企业600余家。(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