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25年深耕,“蓝洽会”已从区域性交流活动,成长为辐射全球的“国际智力盛会”,成为青岛推进“人才强青”计划的核心载体。25年来,盛会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超3.1万个,吸引1.6万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落地青岛,59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这一平台扎根成长,为城市产业升级筑牢人才根基。
    • 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青岛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暨第十一届高等建筑教育论坛”日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论坛旨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话AI时代高校的使命重构与路径探索。
    • 漫步青岛,不经意间就能与一家博物馆邂逅。它们或面朝大海,或隐于街巷,以独特视角梳理、记录和展示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目前,超过140家博物馆如繁星般分布在青岛的城区与乡村,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300万人次,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 青岛轮渡—东大洋“海上穿越大桥”单程航线:每日8:30发船,航程约40分钟,赠送青岛科技馆门票,乘客可在地铁8号线科技馆站自行返回或购买返程船票。东大洋—青岛轮渡“海上穿越大桥”单程航线:每日16:00发船,航程约40分钟,返程途中可欣赏橘子海落日、跨海大桥与海鸥共舞的壮丽景色。
    • 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激发城市消费活力,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进“票根经济商家联盟”建设,推动文旅消费场景扩容升级。此次“票根经济商家联盟”的扩容与升级,是青岛市以文旅活动为契机、推动多业态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 如今,随着“幼+”“玩+”“聚+”三维赋能举措落地生根,当地越来越多幼儿得以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在“1+N”托育服务格局下,全市81所幼儿园完成托育备案,开设托班155个,提供学位2708个,公办中心园托位覆盖率达100%,真正实现“幼有所托”。
    • 莱西市院上镇将打造“一老一小”融合服务点,通过老幼共学、手工制作、节日互动等活动推动代际融合,让老人在陪伴中感受活力,让孩童在亲近中传承文化,为乡村注入更多温暖绵长的民生动能。
    • 9月25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国家的近20名外籍留学生齐聚胶州市洋河镇。他们作为丰收体验官,参与胶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洋河慢生活体验季系列活动,感受农村丰收热烈场景,体验这份中国特色的丰收喜悦。
    • 作为胶州市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关键举措,“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出备受关注。此次推介会由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中云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山东钢刚好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承办,170余名来自政府、钢结构企业、金融机构及媒体的代表齐聚,共话产业未来。
  • 看渔船出港,感受北方渔乡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