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胶州市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集聚高地 累计建成青岛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56个
2025年07月28日 18:05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7月28日电(王禹)近年来,青岛市胶州市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扩容提质行动,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分级培育扶持、盘活空间资源等举措,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数质双提升,累计建成青岛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56个,孵化载体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分级培育明确方向,平台创新能级攀升

  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打造城市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支点,能够有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服务重大战略需要。胶州市创新平台虽然数量较多,但平台能级较低,存在有群山而无高峰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胶州市出台《人才创新平台奖励实施办法》,建立A、B、C、D四级培育梯队,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精准激励企业提升平台创新能级。

  “公司先后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但多数为青岛市级平台,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关注平台能级的提升。胶州市出台平台奖励办法后,为我们明确了培育的方向。2025年我们成功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不仅拿到了300万元的奖励资金,更是依托平台引进了1名国家级人才和10余名高端技术研发人员。”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振文表示。

  “《创新平台奖励实施办法》出台后,我们对企业的创新平台进行了层次认定,并根据不同层级开展定制化的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4年,胶州市新获评省级平台7个、青岛市级26个,全市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胶州市科创中心副主任仇张娣表示。

  精准扶持激发活力,研发机构梯队成型

  胶州市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创新活力稍有不足,缺少链接高校科研人才、创新成果的渠道。新型研发机构作为连接人才、技术与产业的关键载体,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胶州市制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为赋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我们创新实施5条金政,对重点扶持的给予最高1亿元股权投资支持,对完成省级备案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并在研发投入、承接科研项目方面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快速构建起了一支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梯队。目前胶州市已完成省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4家、青岛市级4家,储备培育11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梯队,带动引进了20余名高层次人才。”胶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高利平说道。

  “《新型研发机构扶持办法》出台之后,极大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例如,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青岛分院,其承担的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建设二期、三期”,以及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复杂服役条件下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永磁直驱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研制及应用”项目中的3项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了转化。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200万元,成果转化带动机构新增收入4224万元,带动行业增加销售收入1.2亿元,新建智能制造实验室、材料绿色热表处理中心、汽车与工程机械检测中心、高功率激光加工中心4个中试基地”胶州市科创中心科技人才科科长马涛表示。

  盘活资源扩容载体,创业空间承载力增强

  “我们公司拥有半导体材料外延生长、芯片器件工艺开发及制备等核心技术,但芯片生产对车间条件要求很高,公司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生产场地。”青岛翼晨镭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红梅表示。“翼晨镭硕作为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在得知他们的诉求后,我们全面梳理了辖区工业厂房资源,找到了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车间,并为其提供5年的免租优惠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租赁优惠。这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都是来自《人才创业载体管理办法》。”胶州市九龙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王晓明说道。

  “《人才创业载体管理办法》出台后,极大提高了镇街、国有平台公司服务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的成效。胶州市已先后建成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上合半导体智慧科技城等6个人才创业载体,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引进落地人才创业项目40余个,集聚青岛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余人。”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敬宇表示。(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