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3日电 11月12日,“绿色金融与ESG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彭红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德禄,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云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张文主持开幕式。
周德禄谈到,中央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成为山东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总抓手。绿色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ESG作为关注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绩效的评价标准,是解决绿色发展外部性问题的有效市场力量。如何以绿色金融和ESG的融合发展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李云山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ESG作为金融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坚持把金融支持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完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推动威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有序推进山东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山东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认证标准不明确、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论坛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旨报告由张文主持。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彭红枫教授作题为《碳中和承诺如何影响企业绿色转型:全球视角与中国实践》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非北美经济体的碳中和承诺有效促进了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响应碳中和目标的方式主要是从非绿色业务向绿色业务转换,但这一过程伴随着企业负债率的上升和生产效率的损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研究员在线上作题为《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绿色金融发展需要协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的有效需求培育,同时,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数据、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文化等环境要素的保障,另外,需要在开放条件下认识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推动绿色金融的制度型开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祝红梅研究员作题为《探索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之路》的主旨报告,分析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国际国内相关实践,阐释了依托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指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目标支持群体存在重叠,应在绿色科技、绿色农业、数字农业、美丽乡村等领域重点发力。
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特聘专家周勇主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以《转型金融政策与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转型金融的基本概念和政策框架,梳理了国内主要市场工具和典型地方实践,并结合山东绿色金融发展实际,提出了转型金融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的发展路径。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创新实验室副总经理、山东省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李湘以《绿色金融:实践、挑战与创新发展策略》为题,从实践层面,阐述了绿色金融的背景意义、典型案例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针对山东绿色金融特有需求,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责任云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静以《构建ESG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在投资、评级、监管以及企业层面积极推动ESG体系建设的潮流趋势,总结归纳了当前国资国企的ESG建设现实进展,并就山东省ESG建设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中泰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张文宇以《ESG投资在资本市场的实践》为题,结合ESG投资在资本市场的运行实践,深入分析了ESG基金发展现状以及长期资金参与ESG投资的内在逻辑,进而就ESG投资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破局路径。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孙灵燕研究员以《发挥金融作用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题,探讨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从金融供需匹配、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生态完善、财政金融协同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本次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山东省金融学会、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指导,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ESG工作委员会承办,山东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山东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中泰证券等40余所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文/左振颖 图/李凤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