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易学研究要跳出“故纸堆”去解决现实问题
2023年04月24日 15:59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4月24日电(范嘉懿 赵晓)“易学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领域,应打破‘故纸堆’,去回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第十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举办期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刘震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他正参与和《周易》相关的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机会与台湾学者交流,互相学习经验。

  因为求学于山东大学的机缘,刘震成为了海峡两岸易学交流的较早参与者与直接受益者。“我个人在学术上的精进,和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这个交流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刘震介绍说,2001年,他首次参会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得益于学界各位专家的指导与支持,自己才能在学术研究方面不断进步,实现参会身份的一次又一次蜕变。

  在刘震看来,目前很多人对于《周易》的理解还停留在卜筮这种相对片面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他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普及《周易》思想。“我在慕课平台开设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周易概论’,并通过媒体和线上讲座引导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周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价值。”

  谈及大陆与台湾易学文化交流,刘震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两岸在易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可以互助、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在与台湾学者交流的过程中,他常常会对自己正在钻研的学术内容产生新的认知,学术视野因此得到拓宽。

 

 

  刘震介绍说,经过30年的发展,由刘大钧先生和时任中华易经学会理事长的邵崇龄先生联合创办的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稳定的学术交流模式,新时代的两岸易学文化交流需要更加多元化,将传统的学理性探讨转换成应对和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我正在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与《周易》相关的文物、文化遗存开展保护利用,未来希望在这方面,与台湾学者进行更深入地交流与合作。”

  刘震还向记者介绍到,明年将争取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新一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为更多地青年学子提供展示自己学术成就的舞台,进一步弘扬中国易学文化,为易学研究培养更多青年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