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本届活动设置了多个分场次活动和平行论坛,令人期待的是,今年将继续举办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增进中外青年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文明互鉴。
传统文化怎样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吸引年轻人?这是一个老话题,却时时有着新表达。今年中秋节,山东在世界时尚艺术中心之一的意大利米兰,用一场国际华服秀,传承文化之美,讲好中国故事。
现场,端庄典雅的非遗手绣长裙、仙气飘飘的二十四节气时令服、光泽亮丽的水生木旗袍……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让很多首次见到的国外年轻友人惊叹,被中国服饰文化圈粉。
近年来,国际上关注中国品牌、推崇中国元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可以说,这些山东手造华服,在展示山东文化“两创”成果的同时,承担着加强海外传播、推动文明互鉴的使命。
《礼记·中庸》有这样一段话:“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意思是内心明净,外着端庄,举止合礼,是君子修身的一个前提。服饰就是礼制的物化和表达,是华夏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潮”“国风”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时尚相结合的审美深受年轻人追捧。而传统服饰中有一笔丰厚宝藏值得挖掘。
位于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内,珍藏着大量明代孔府服饰,体现着中华文明衣冠载道、尊孔崇儒,彰显礼乐内涵和意义。
今年年初孔子博物馆举办“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展出了孔子博物馆23件馆藏衍圣公家族服饰,这些服饰按照礼仪用场可分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吉服、素服和日常家居穿着的便服,每一个类别,都依据穿着场合的不同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与礼仪内涵。
孔子博物馆还精心设计了明代衍圣公书房场景区,并提供了明代服饰复原款、改良款以及原创款等多种汉服以供游客试穿,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此外,还有动手制作明代服装小样的“衣冠载道”社教项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孩子打卡体验。
试着探寻“国风热”的原因不难发现,在追捧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的风尚的过程中,年轻人获得了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也让年轻人找到了一种“精神契合”。
而放眼全球,中华文化正在年轻人的交际圈中进一步影响世界,这其中,不只是传统文化,还有时代价值,以及两者的融合与创新。
这给予我们启示,推动儒学创新,把文化遗产激活,寻找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十分重要。要依靠大众,让年轻人自发传播,甚至参与到创作和改进中来。
今年,“山东手造”大放异彩,山东引导年轻力量成为助推手造产业、讲好传统手工艺的故事的主力军。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活动中,“‘中华手造·山东手造’精品展”也将亮相尼山,其中的重头戏便是展出孔子周边手造文创,展现孔子文化的“新意”。所设的“国际手造”展区也将展现不同国家、民族、区域在不同文化背景浸润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造物智慧与生活方式。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期待让更多中华文化带着精神趣味、审美风尚和文化的温度,走向大众,走向年轻人。也希望更多年轻人主动参与,以创新的表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