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艺—正文
山东建设全国首条市域高铁,背后有何考量?
2022年09月16日 15:42 来源:大众日报

  望岳谈|山东建设全国首条市域高铁,背后有何考量?

  9月15日,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正式启动,标志着年内通车运营进入倒计时。

  济莱高铁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境内,线路全长117.49公里,全线共设济南东、历城、章丘南、雪野、莱芜北、钢城6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2年7月开始静态验收。

  联调联试是高铁开通前的重要一步,即通过检测列车动态检测的方式,验证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供电等系统性能,使各系统和整体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济莱高铁联调联试大约需2个月时间,共分逐级提速和信号系统试验两个阶段进行。

  因整条线路均在济南境内,济莱高铁成为全国首条市域高铁。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济莱高铁就已列入规划。2019年初,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开工准备就绪的济莱高铁相应从城际运行变为了市内运行。

  桥多隧长,穿越多种复杂地质,跨越多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国省干道,涉及油气、电力共计百余处迁改线路,尽量只有一百多公里,济莱高铁的建设并不容易。此外,全线6座车站,5座为新建,最大的历城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

  三年建设工期,济莱高铁的建设算得上时间紧、任务重。这背后有急切的需求与人民的期待。如果说最初规划这条高铁线是为了结束莱芜不通高铁的历史,那现在更多了一层方便人员流动日常通勤的意义。莱芜划入济南后,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往返两地的日常通勤一族不在少数,周边游的旅客也在不断增多,区域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几十分钟车程的“高铁公交”可有效提高出行效率,提升出行体验。

  山东建设全国首条市域高铁,背后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提起交通,常用“四通八达”来形容其便捷。四通八达的意思是指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多条运输通道均可到达,因此加强两地间的交流,增加交通通道、提高承载能力是不断进步的方向。

  适度超前是目前进行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讲,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时需要从长远规划,绝不仅是单纯满足当下需求,甚至是近几年的需求。考虑到交通基建从前期到建设的耗时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因此必须确保其能满足十年以上的需求,若短期因饱和再进行重建或扩建,极大耗费人力物力,更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短板。

  据介绍,济莱高铁开通后将通过济南东站与石济高铁、济青高铁联通,接入全国高铁网。济南东站今年年底将通过黄东联络线实现与济南站联通,届时济莱高铁的联通度将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济莱高铁2040年的预计旅客发送量较2025年翻了一倍多,增长势头良好。相信不久的将来,济莱高铁“另一头”钢城站也将继续向省内腹地延伸,变为重要枢纽。

  “高铁经济”一词已并不陌生。全国各地市“高铁片区”的出现,也印证了一条高铁、一座高铁站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以近两年新开通的鲁南高铁为例,一条高铁线让沂蒙老区、牡丹之都能够走出山东,驶向更大发展舞台。临沂北站、菏泽东站定位全国交通枢纽,对产业拉动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反观原莱芜市是一座传统资源型城市,只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才能破除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里建设联通全国的高铁既是对这片区域的交通支撑保障,同样蕴含着对其重塑辉煌的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