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31日电(张婧)青岛“独角兽”企业特来电31日在青岛市崂山区举办“2026特来电技术创新发布会”,集中推出6款面向未来的充电网新产品。作为特来电连续十一年举办的技术盛会,本次发布会不仅回应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下行业对充电技术、产品及落地方案的需求,更基于“公交、公共、小区、园区、物流”五张充电网顶层规划,展现了其在充电网领域的前瞻布局。
发布会上,特来电推出国内首个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60kWAI自学习免维护充电模块。该模块采用与极海半导体联合开发的全国产MCU芯片,实现从芯片到模块的完全国产化,彻底保障供应链稳定与长期可靠性。其内置的“AI大脑”可针对不同车型自动适配最优充电模式,同时通过7x24小时设备健康监控,提前预测故障风险,既能减少车主等待时间,又能提升电站运营效率与收益。
针对新能源重卡补能低效痛点,特来电发布10kV中压4MW一体化全矩阵超充产品。该产品搭载全新功率分配架构与智能调度算法,最多可同时连接64把充电枪,单枪最大充电功率达2MW,双枪总功率4MW,实现重卡“十分钟满电”的“油电同速”体验。在建站效率上,其采用“一次施工、一次接入、一次上线”模式,将传统建站周期压缩至3-7天,同时通过充配电一体化设计节省占地43%以上,适配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恶劣环境。
行业首个110kV高压100MW数字化超充站是本次发布会的另一大突破。该产品将传统变电站高压核心部分集成至预制舱,可直接接入电网主干,减少多级电压转换带来的能量损耗。其采用“模块预制+吊装组装”模式,将传统3-4个月的施工周期缩短至2-3周,彻底解决新能源重卡“续航焦虑”,为行业电动化转型提供“核动力引擎”。
特来电推出的“光储充放+车网互动+虚拟电厂”深度融合园区零碳新架构,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柔性负荷与电动车,构建“微网智能体”。该架构可实现现货交易、需求响应等市场自动决策,同时借助车网互动(V2G)技术,将园区通勤车、物流车转化为移动储能池,提升绿电就地消纳率。搭配一体化能碳数智中枢,园区可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降碳与降本。
新一代充电网数字化充电平台以“L1-L5全场景智能化等级能力模型”为核心,目前已实现L3级有条件智能托管运营,计划1-2年内达成行业首个L4级智能运营能力,为L5级无人值守铺路。该平台突破传统自用模式,采用“即插即用”接入方式,向加盟商及独立运营商全面开放,大幅降低行业技术门槛与投入成本。
特来电首次提出“超阶零碳数字建筑”理念,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梯次电池储能部署分布式能源,并将数百个车位改造为“移动储能池”。借助V2G技术,员工车辆可在用电高峰时为大楼供电,实现“车楼联动”;地下车库则升级为集AI立体泊车、全自动充放电、智能调度于一体的“能源-交通”协同枢纽,显著降低建筑与用电成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