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青岛平度:三维赋能,跑出学前教育改革“+”速度
2025年10月31日 20:31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31日电(张孝鹏)新手爸妈如何带娃?孩子注意力为何不集中?相信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家庭。但随着托班的应运而生,为很多家庭解决了一大难题。

  在青岛市平度市凤台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托班教室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摆弄着各类玩具:有的专注搭积木,有的投身角色扮演游戏,阵阵欢笑声回荡其间。在教室的两侧,还围坐着几位认真“学习”育儿经的家长。这一幕,正是平度市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

  凭借扎实的改革成效,平度市不仅在2024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更于2025年顺利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度方案”。如今,随着“幼+”“玩+”“聚+”三维赋能举措落地生根,当地越来越多幼儿得以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截至2025年,当地学前教育优质率达92.42%,普惠率达90.04%,公办率达66.57%。

  “幼+”守护:托起幼儿成长希望

  “孩子2岁多没人带,幼儿园托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老师还会分享科学育儿方法,特别贴心。”家住平度市凤台街道的家长张女士对托班服务赞不绝口。

  针对2-3岁幼儿照护需求,平度市构建起多元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体系。“我们根据2-3岁幼儿发展规律,设计了《树·向下扎根》早期教养方案,包含20大主题,还融入奥尔夫音乐、感统训练等内容。”平度市张戈庄中心幼儿园托班教师杨飞介绍。2025年,该幼儿园还荣获“首届山东省托育服务成果展评”优秀奖。这也为全市幼儿园开展托班教育打了样板。

  此外,平度市构建了涵盖12个市直部门、属地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及幼儿园的“1+N”托育服务格局。在“1+N”托育服务格局下,全市81所幼儿园完成托育备案,开设托班155个,提供学位2708个,公办中心园托位覆盖率达100%,真正实现“幼有所托”。

  “玩+”启智:游戏点亮孩子成长之路

  在平度市实验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师大会”正在进行,孩子们用玉米皮、麦秆等搭建起一座崭新的“平度城”。“这些本土化游戏既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又能让他们潜移默化了解家乡文化。”该园课程研发负责人介绍道。从事幼教工作12年的实验幼儿园教师吕娜娜,亲眼见证了课程游戏化带来的转变:“以前多是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现在孩子们在沙池里观察水流规律,在角色扮演区模拟超市购物,主动探索的劲头完全不同了。”

  一直以来,平度市立足儿童发展需求,系统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围绕“资源—活动—经验”转化路径,从方案改造、环境创设、区域构建、资源建设、教师能力提升五方面同步发力。目前,当地已有5所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获评青岛市精品课程,10余篇课程故事在省级评选中获奖。

  为进一步筑牢游戏教育保障基础,平度市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体系。如今,全市95%以上幼儿园完成游戏场地改造,每学期开展20余次联盟交流活动,形成全员参与游戏研究的浓厚氛围。

  “聚+”合力:城乡学前教育齐头并进

  城区教育在快速发展,那乡村学前教育的前路又该走往何处?平度市以联盟办园为抓手,给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满意答卷。通过“优质公办园+分园”“城区优质园+农村园”等管理模式,形成4类8模式联盟办园体系,实现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管理“三统一”,推动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以前我们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入联盟后,优质园的老师定期来指导,还共享课程资源,现在我们园也评上省一类园了。”平度市张舍宫东幼儿园负责人说道。

  同时,平度市四大联盟主体园之间也结成城区园联盟,定期开展联合教研、课程共建、教师交流等活动,形成常态化的主体园交流研讨机制,推动各优质园进一步发展提高。如此一来,从优质园到薄弱园、从城区园到乡村园、从中心园到各分园,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前教育联盟办学模式为长处赋能增效、让短板得到补充强化,实现了全市学前教育整体快速发展和提升,“平度幼教”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接下来,平度市将继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在游戏课程创新、托育服务优化、联盟办园提质上持续发力,推动学前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