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项目“丰收”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5年10月11日 18:47 来源:中新网山东

沈海高速“临空北”出入口。无人机照片(平度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11日电(张孝鹏 孙汇遥 袁嘉利)近日,汇诺畅远高端装备、鲁碧高端高值化钙、融德航空食品3个5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和谐路、和景路、临空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34个储备项目蓄势待发……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简称“临空经济区”)项目“丰收”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今年以来,平度市临空经济发展中心把抓项目、促发展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扎实举措破解难题、以实干作风推动落地,让一个个承载希望的项目在这片热土上加速生长。

  走进汇诺畅远高端装备生产项目车间,一台台重型设备有序运转。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主要生产高端非标金属压力容器、高效换热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新能源发电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家能源等的主要供货商。

  据了解,该厂区配备山东省重型装备行业车间最高等级、行业唯一的十万级洁净车间,以及山东省目前投入使用规模最大、唯一一台数控单侧铣边机;同时配备青岛市目前投入使用的最大装载质量(500吨)、唯一一台额定温度达到850℃的热处理炉,以及青岛市型号最大的中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关键设备(300吨全液压变中心距三锟卷板机)。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压力容器4000台/套、换热装备5000台/套、轨道交通配件1500台/套,预计产值可达8亿元,税收4200万元,将打造重型装备行业示范性现代化工业园区。

  一个项目落地建设的快与慢,关键在于有没有全流程的服务管理,有没有各种资源要素的跟进保障。作为“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典范,位于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的青岛鲁碧康诺药业于2024年4月19日首次接洽,9月3日签约,10月30日开工建设,一期于2025年8月竣工试生产,9月22日首单食品级碳酸钙产品便正式投放市场。“从洽谈到投产仅用17个月,离不开政府全流程帮办服务,土地审批等手续‘一站式’办结,让我们得以心无旁骛抓建设。”项目经理袁冬感慨道。

  该项目总投资5.1亿元,占地66亩,主要生产原料药、钙制剂OTC及补钙保健食品等,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8月底首条食品添加剂碳酸钙(重质)产线投产,9月底复配碳酸钙颗粒线投产,10月底食品添加剂碳酸钙(轻质)也将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总产能规模可达10万吨,年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1.1亿元。届时,青岛鲁碧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将成为中国食药级碳酸钙行业高端智造引领型企业,鲁碧集团也将成为山东省唯一具备钙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在融德航空食品项目展厅,墙上挂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展柜里各色样品琳琅满目。“我们通过引进定制化设备,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节能与现代化规模发展。”融德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由德盛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攻FD冻干食品、航空配餐、婴童辅食等高端食品研发生产,产品通过国家进出境检验检疫CIQ、英国BRC、欧盟HACCP、美国FDA、清真HALAL等严苛认证,远销欧洲、美洲、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目前,项目二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高端食品产能。

  项目“跑得快”,全靠“基建”带。平度片区同步推进路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畅外联、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体系,为产业发展筑牢“硬支撑”。

  路网建设方面,临空经济区在现有和顺路、智慧大道、达兴路等道路基础上,新建临空大道、和景路、和谐路3条主干道,进一步完善“五横八纵”路网体系。其中,和谐路作为汇诺畅远等6个产业项目的“生命通道”,通车后企业运输车辆可直达厂区,为大型设备进场、成品外运打通关键链路。总投资2845万元的智慧大道高压燃气管线工程已于6月27日竣工通气,为周边路网的修建与拓宽清除了障碍。“目前,自来水厂、污水提升泵站、疏排干渠和110kV变电站等设施全面建成,供水、供电、燃气、排水等管网已辐射全区,可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生活需求。”平度市临空经济发展中心规划建设部负责人汪江洋说。

  此外,临空经济区对外联通能级也在持续跃升。沈海高速南村段双向8车道改扩建及新增临空经济区出入口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2025年底全面通车后,区域将直接接入国家高速网,形成“空港—产业—城市”高效协同格局,进一步提升对高端项目的吸引力。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将持续优化配套设施与服务,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及“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完)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