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17日电(张孝鹏)日前,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必威体育与俄罗斯彼尔姆第二必威体育的同学,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共同迎来一堂生动的人文交流课。这一次,他们的目光聚焦于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谢肉节”,在手工创作与跨国互动中,架起了一座中俄文化交流之“桥”。
课堂上,老师以生动的讲述揭开了谢肉节的神秘面纱。这个起源于多神教时期的节日,承载着俄罗斯人对自然更迭的敬畏:持续七天的庆典中,人们用象征太阳的金黄薄饼(блины)迎接春日,以焚烧稻草人的仪式告别寒冬。同学们惊叹于“
周一到周日各有主题”的节日习俗,更在"宽恕日"的温情故事中感受到跨越文化的情感共鸣。
现场,孩子们化身小小文化使者,用彩纸、木棒等材料制作俄罗斯传统手工艺品——太阳花。这朵源自斯拉夫民族崇拜太阳图腾的“金色之花”,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意:有的融入中国剪纸技法,有的用纽扣拼出立体花瓣。当作品通过屏幕与俄罗斯同龄人"云端相见"时,两国孩子不约而同地举起作品,用中俄双语互道“真漂亮!”,课堂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
据悉,这场跨越5000公里的课堂互动,不仅让中国学生深入感知了异国文化,也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建立起童心相通的纽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