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2月26日电(刘新圣)近年来,齐鲁石化通过开展装置长周期运行技术攻关,生产装置运行绩效大幅提升。截至2月25日,该公司一级关键生产装置——高压聚乙烯装置实现连续安全运行106天,创10年来长周期运行新纪录。
齐鲁石化的高压聚乙烯装置自1998年11月建成投用,已运行长达26年。由于该装置运行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且超高压设备易疲劳、运行条件苛刻,长周期运行难度极大。
面对困难和挑战,齐鲁石化把“开得起、稳得住、长周期”作为奋斗目标。该公司专业技术部室协同塑料厂成立长周期运行攻关团队,全方位开展运行绩效提升攻关。
在攻关过程中,齐鲁石化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攻关例会和总结会,针对生产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开展头脑风暴,深层次分析解决制约装置稳定运行问题。同时,严格执行责任包机制度,制定设备长周期运行特护方案,对相关设备开展预知性检修,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升装置的运行水平,齐鲁石化积极加强与高压聚乙烯领域相关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取经”等办法,借助大型机组特护、多专业联检等方式,对核心设备运行数据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精准梳理出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瓶颈问题,破解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密码。
在全体攻关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齐鲁石化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解决了一次机气阀故障、二次机柱塞振动异常、引发剂手阀填料泄漏、中心组合阀使用寿命短等难题,预知性更换二次机填料,并实施修复攻关,使其使用寿命达到10个月以上。
具体承担高压聚乙烯装置运行管理工作的齐鲁石化塑料厂高压聚乙烯车间,把异常问题管理作为重要措施之一。从问题发生原因、处置过程、不能及时处置产生的后果及处置过程应注意事项等方面,每次都指派专人进行详细讲解,车间负责人进一步补充完善,将相关内容归纳固化后纳入到微课堂资料库,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在日常生产中,管理技术人员和当班员工,每天定时对所在岗位包保区域设备温度、振动值等进行监测记录,用心盯盘、精细巡检,坚持做到以分钟保小时、以小时保天、以天保月。其间,该车间有4名员工先后5次发现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置,公司专门对这4名员工进行了嘉奖。
齐鲁石化运行绩效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增产创效,承担起央企的社会经济责任。该公司在保障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同时,根据产品边际贡献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牌号,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排产力度。
在本次长周期运行期间,高压聚乙烯装置共完成产量5万余吨,其中生产超高压电缆基料近万吨、涂覆料产品1500余吨,实现创效6000多万元人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