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11日电(吕妍 王采怡)近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济南都市圈“面纱”揭开。
随着济南都市圈获批,“强省会”战略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济南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看,囊括6市25县区,济南都市圈的建立将带来哪些有利影响?济南又如何画好这个“圈”?
济南都市圈是个什么“圈”?
济南都市圈以济南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共同组成。
主要包括济南市全域,淄博市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德州市临邑县、齐河县、禹城市,聊城市茌平区、东阿县,滨州市邹平市,面积约2.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10万人。
规划期至2030年,展望至2035年。
“济南都市圈的获批意味着该都市圈进入‘国家队’序列,对济南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从体量上看,济南都市圈相当于“精致版”的省会经济圈,达成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一小时“通勤圈”的标准。
“都市圈在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作用明显,不仅能推动城市自身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董彦岭总结说,在快速通联的背景下,企业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可以进行更顺畅的要素流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也会更加密切。
董彦岭认为,城市经济背景下,产业、人口聚集发展,济南作为一个核心城市不可能脱离周边城市独自发展。“未来,济南作为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承载体和辐射源,城市的辐射能力和聚集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正是‘强省会’所要达到的目标。”
济南都市圈多领域协同推进
济南都市圈揭开面纱后会有哪些推动作用?
董彦岭分析说,这种快速联动可以提高优质要素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实现更有效的分配和利用。从硬件设施上看,一体化发展带来交通的快速联系、公共基础设施的统一布局以及公共服务的延伸等诸多影响。从产业分工上看,济南主城区不适合承载环境敏感型、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产业,就可以分散到周边地区。
“济淄、济泰从距离上来讲,是最靠近济南的周边城市,因此联系更为密切,此外互补性也是最强的。”董彦岭介绍说,例如,淄博的制造业发展程度很高,工业基础雄厚,未来可以与济南的科教元素相互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规划》指出,都市圈依托济青通道、京沪通道、黄河纽带,打造济南—淄博、济南—泰安、沿黄发展轴,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全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董彦岭表示,在文化旅游方面,泰安与济南在一个文化轴线上,双方的文旅资源可以互相补充,济南向南延伸都是齐鲁文化发展的轴线,其中包含黄河文化、泰山文化、儒家文化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轴线。
“其实也是以点带面,因为济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要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示范。”董彦岭认为,济南作为沿黄城市里的省会城市之一,更要肩负起带动的责任。
“当然济南都市圈不止是在沿黄城市范围内辐射,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都市圈,更是会向上游发力,辐射带动更多区域。”董彦岭说。
共建“通勤圈”是关键
《规划》明确,济南都市圈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基于人口交通经济联系等大数据分析,结合省会经济圈合作基础,确定济南都市圈范围。
董彦岭称,通过跨河大桥、隧道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济南市中心与商河、济阳等省会周边区域的联动更加紧密,而随着济郑高铁开通,济南与聊城、德州等周围地市的出行更加畅通,使得济南的辐射能力增强,极大地促进了济南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此前济郑高铁开通,这无异于加快了全省沿黄城市快速交通的联系。”董彦岭分析称,原来可能要绕到徐州,现在却可以直达郑州,这也让聊城在沿黄城市中的地位更凸显。
济南与都市圈其他五市将通过“米字型”高铁实现轨道上的直联直通,目前,济南与周边市已经规划实现“高铁双通道”,济淄、济枣、济滨等高铁线路的建设,将极大地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
从“研究编制”,到“建设”,再到“高水平打造”,相信济南都市圈的建设会为山东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