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音乐专场惊艳亮相
2024年01月03日 16:28 来源:山东省文联

  当音乐与AI相遇,能带来怎样的视听享受?1月1日晚,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音乐专场精彩呈现,奉献给观众一场耳目一新的演出。

  本场音乐会包含9首结合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的作品,皆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团队精心制作而成,其中既有AI生成的音乐作品,也有电子音乐作曲家运用 AI 技术创作的新作品,探索了音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欢迎》
《欢迎》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序曲《欢迎》拉开了演出序幕。此曲和《千里江山图》皆由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作曲系统作曲,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作曲、编曲、歌唱、混音,在23秒内即可快速创作出一首歌曲。两首作品通过数字人指挥的形式,由山东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对作品进行了现场呈现。其中《欢迎》为管弦乐作品,通过丰富的配器方式,将铜管乐器的辉煌、木管乐器的浪漫以及弦乐乐器的温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千里江山图》为交响乐,音乐主题取自我国古曲《高山流水》,将中国意象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相融合,时而静谧悠扬、时而跳跃明快,以融古铄今的乐曲结合对传世名画进行数字艺术创新演绎,呈现出中国的壮美山河,彰显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艺术。

  《祝福》——AI新琴歌,改变了传统琴歌由人而歌的方式,让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虚拟歌手成为演唱者,与古琴演奏家共创共融,虚拟歌手所演唱的歌词,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根据“祝福”这一主题而生成的中文现代诗。同时,这部作品中还加入了脑电情感计算技术,作曲家的脑电信号多层次参与到音乐中,使其成为传承传统与展望未来并举的AI新琴歌,为观众带来新年的美好祝福。《连续体》——为洛伦兹变换的感知体验而作,借用物理学中“时空连续体”的概念,通过3D化的声音呈现方式,使音乐的叙事在时间与空间二者间不断相互过渡、转化,并从物理与心理两个角度探讨音乐的时间、空间与人的感知预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音乐的多重维度。《龙吟》——“得”“铃”“口弦”与电子音乐的多维对话,采用“得”“铃”“口弦”等民间乐器进行现场演奏,通过手势控制器对现场演奏的声音进行实时变形与重塑,试图将原始的民间音乐与电子音乐、沉浸式的视听环境融为一体,在原始苍茫,大地混沌的意境中镶入数字世界的符号。

《繁星散落的夜晚》——为双古筝与虚拟乐团而作
《繁星散落的夜晚》——为双古筝与虚拟乐团而作

  《春潮》——为钢琴、机器听觉与AI生成视觉而作,以钢琴作为听觉与视觉的共同控制器,以钢琴家的音乐表情作为视听系统中的实时变量,巧妙融入噪音艺术理念,塑造出涌动着变化莫测节奏和神秘韵律的春日潮汐的形象,既映射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在退潮之后,在沙滩上留下细腻的波痕。《繁星散落的夜晚》——为双古筝与虚拟乐团而作,聚焦“星空”这一中国经典抒怀意象,通过新型虚拟乐器MUGEVI、人工智能协奏系统的应用,以“繁星”为源,借古筝之声隐喻化地以“星辰”写“心境”,传递出中国式的哲学情思。

  《恭喜恭喜》——为中阮、AI、计算机音乐、生成视觉而作,是一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思创作的新电子音乐作品,以机器狗智能感知数据为驱动,机器狗实时的视线范围与现场环境的交互,中阮演奏与电子音乐元素的交织,生成视觉的音乐可视化表演等多维表现形式,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的遐想。

  一曲《我们》响起,通过温暖的人声旋律、动人的器乐演奏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生命与爱的感怀,对生生不息的祖国大地的炙热情怀。在对过往的深切纪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中,晚会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演出的作品既结合了音乐创作的优秀传统,又提供了全新的音乐体验和表达方式,将听觉与视觉、交互表演、乐器演奏等形式相结合,创造了沉浸式的视听空间,探索了音乐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也实现了音乐与情感的实时互动,对儒家哲学、物理学的时空概念、内在生命情感、文人诗意、多民族文化等众多主题做出了富于未来化的震撼展现。音乐会的创作团队由作曲家、演奏家和工程师共同组成,涵盖了计算机视觉、红外体感控制、机器听觉、AI生成视觉、脑机接口、虚拟人、机器狗等多种前沿技术形式,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担任本场演出的音乐总监及导赏,山东艺术学院交响乐团担任交响乐演奏,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担任合唱。   

  本场晚会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晚会通过山东艺术网、央视频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大众日报客户端等29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超过300万。

  今晚19时30分,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戏曲专场即将上演,敬请期待。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