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1月17日电 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7日下午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首场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出席会议并介绍该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李兰祥表示,泰安市将围绕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泰山文化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先行区研究、谋划和推进工作,努力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开新局,展现“泰安担当”、作出“泰安贡献”。
李兰祥在介绍情况时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四年来,泰安市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重点生态区域治理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大发展,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是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完善战略推进体系。泰安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进,高规格成立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5年)》等,制定《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加快构建“1+N”规划政策体系。建立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项目库,谋划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工程、重要事项200余项,每年集中推进实施100个重点项目,扎实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泰安落实落地。
二是聚焦“洪水风险”这个最大威胁,全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持续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抓好大汶河、东平湖、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黄河东平湖防洪工程和三座大型分洪闸除险加固,实施金山坝迎汛除险工程,“十四五”防洪工程东平湖标段加快推进。完成18条中小河流治理、2座大型病险水闸和203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持续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一点一策”改造城市易淹区、内涝点等重点区域,建成海绵城市120.6平方公里。
三是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持续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颁布《泰安市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投资23亿元实施“引黄入泰”管线工程,全长80公里,取水规模达到15万立方米/天,有效破解泰城水资源制约短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出台省内第一部水权管理规范性文件《泰安市水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水权交易总数、交易总量均居全省前列。获批筹建全国首家国家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四是紧盯“生态脆弱”这个最大问题,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廊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总投资166.4亿元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绩效目标全部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了经验做法。成功打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个无渔业养殖湖区,东平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以上。2022年,泰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国第八、全省第二;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七、全省第一。获评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
五是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不充分”这个最大短板,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成功争创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目标顺利实现,今年上半年“四新”经济、“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7%、9.6%,居全省第4位、第5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绿色工厂分别达到17家、30家。被列为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和“泰安锂谷”,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肥城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项目名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70.48万千瓦,占电力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5.08%。
今年10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支持泰安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支持泰安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这是山东省制定的首个以黄河战略为主题的重大区域战略,也是首次为泰安量身打造的重大省级战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