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冲刺“GDP万亿城市” 中国工业大市烟台怎么做?
2023年03月20日 16:03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20日电 (记者 王娇妮)烟台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2022年GDP达到9515.86亿元(人民币,下同),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

  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业大市烟台明确提出预期目标:GDP增长5.5%以上,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冲刺“GDP万亿城市”,烟台怎么做?

  全速发动制造业“主引擎”

  烟台市把制造业作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主引擎”,近年来构建了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体系。“烟台制造”助力大飞机、高铁、核电、深潜等“大国重器”问天探海。

  据悉,该市聚焦“做优生态、做活创新、做强主体”,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支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在绿色石化产业方面,该市对标美国休斯敦、德国路德维希港、日本东京湾等世界级化工基地,加快建设三大千亿级园区;在汽车产业方面,聚力推动传统汽车向高端化、新能源方向转型;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围绕塑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生命科学城;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建设三大百亿级航空航天载体,形成一流的海上发射服务中心和空天信息产业聚集区。

  过去五年,烟台市实施了104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其中突破“卡脖子”技术和变革性技术30多项。2022年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质效监测指数为134.2,比全省高25.3;“四新”经济投资占比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2.4%,分别高于山东省平均15.8、14.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市还制定了《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100家骨干企业、100家高成长型企业为牵引,推动企业倍增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全市工业产值翻一番,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

  精耕海洋迈向海洋强市

  海洋强市建设也是烟台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强力抓手。

  烟台海洋资源禀赋优越,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该市制定《烟台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引领性文件,持续增强蓝色动力,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至23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近1/4,逐步实现由传统海洋大市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

  烟台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推动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启动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积极培育水产原良种体系,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水产种业硅谷”;突破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加快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以海洋科技突破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变革,促进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式增长。

  目前,该市已聚集了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哈工程烟台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13家,省级以上海洋类科创平台51个,海洋科技工程技术人员5万多人,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与此同时,该市发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加快推进芝罘湾港区“退港还城”、烟台港西港区提质增效和蓬莱新港区规划建设,实施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提升工程,完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四位一体”港口集疏运体系,培育壮大涉港产业集群,计划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60万标箱,打造立足环渤海、对接东北亚、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以绿色低碳推动高质量发展

  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正率先走出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以推进能源、产业、城市“三个转型”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近年来,烟台市清洁能源发展较快,实现了“四个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烟台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全省、全国能源转型多作贡献。

  时下,该市正聚焦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供应储运基地四大千万级新能源基地,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同时,烟台市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为优势要素的丁字湾双碳智谷和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百万辆汽车产业基地、中国海工装备名城、国际生命科学城,充分利用资源和产业优势,培强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布局建设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该市以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三城联创”,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夹河生态带、城市中央山体公园等,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