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将数字化成果应用于“让党旗永远飘扬”等革命展览中。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中新网济南3月5日电 (记者 赵晓)本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融合、沉浸式演绎革命故事、打造新型研学实践活动……革命老区山东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出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令革命文物重焕时代风采,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
近期,山东评选出山东博物馆“‘五位一体’推进馆藏珍贵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新探索”、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沉浸式演绎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体验生动深刻”等8项典型案例,集中体现该省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据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由该馆开展的“馆藏珍贵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及山东省革命文物数据库建设”项目,创新性地提出“前置保护修复”这一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中从未出现过的环节,对200件革命文物的本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进行融合,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全面完整保存历史信息。“项目中对山东省革命文物数据库的开发,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是山东省革命文物大数据建设工程的开端。”
沉浸式演绎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体验生动深刻。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在红色圣地山东沂蒙,沉浸式演绎革命故事成为当地的演艺招牌。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利用村民和革命前辈当年居住的古院落,还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场景,创新打造沉浸式、场景式红色教学,展现“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红色故事。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沂蒙儿女当年支援抗战情景,感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内涵。
沉浸式演出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火爆,为当地带来“流量”。2021年,常山庄村共接待游客35万人,带动周边1万余名村民就业。
为让革命文物立起来、活起来、传下去,潍坊市博物馆开展红色展览创新实践,探索出“联动办展”新模式,将“潍县团”战旗等各单位革命文物精品98套(件)荟萃于红色专题展中,同时结合潍坊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等非遗技艺,举行“版之印记——革命版画带回家”等社教活动。博物馆还联合潍坊非遗传承人研发“红船春风”面塑系列等一批兼具创意性与实用性的红色文创,受到大众和市场的充分认可。
鲁东南特委等革命旧址全貌。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此外,日照市柏庄古村把革命文物保护融入乡村振兴,滨州市博兴县王文抗战旧址举行保护修缮工程公众开放日活动,德州市博物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创新举办研学实践活动等系列典型案例,也为山东提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山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2亿元,推进实施133个革命文物保护展示项目。下一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更多有效的保护办法和路径,切实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