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物工作会议4月29日在济南召开。 赵晓 摄
中新网济南4月30日电 (赵晓)山东省文物工作会议4月29日在济南召开,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期间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擦亮“海岱考古”品牌等重点任务。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表示,当前,中国文物事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山东有条件、有能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关心关注、鼎力支持山东文物工作。希望山东秉承“守护民族文脉”的历史自觉,加大考古和文物保护力度,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升文物合理利用水平,加强文物机构队伍建设,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扩大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山东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探访山东菏泽汉墓群,考古人员正在现场用手铲、刷子发掘清理人骨等遗物。 赵晓 摄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山东将重点抓好规划布局,主动接受国家文物部门及相关部门指导,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重点专项规划;抓好考古工程、研究工程、教育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保护利用工程、场馆工程等重大工程,推动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优势互补,带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抓好融合发展,把文物工作与文化、教育、旅游、生态、康养等统筹起来,打造文旅新地标,搭建文化推介新平台,培育文创新“爆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政绩、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贯穿到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
“山东将专业专注抓考古,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说,该省将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两城镇遗址等考古工程,2025年建成20个国家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开展东平湖、威海湾等水下考古工程,启动水下文物数据库建设,公布首批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同时,组织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齐鲁文化考古学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为实证中华文明史作出山东贡献。
资料图:探访山东菏泽汉墓群,考古人员展示出土的红顶钵碎片。 赵晓 摄
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山东还将用好文旅融合发展平台,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和传播利用,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王磊称,该省将深化文博场馆内涵建设,把文博场馆打造成为有品位、有体验、有温度的文化客厅,建设智慧博物馆、“文物山东”云展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更多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纳入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遗产旅游。
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当天在现场作交流发言时说,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通过实施文物“百项工程”、开展文物“拯救保护行动”等举措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以“文物+”战略让静态文物“活”起来,推动6.5万余件(套)可移动文物实现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增强历史文物的穿透力和参观者的体验感。“下一步,济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蹚出一条符合济南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作为革命老区,临沂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色底蕴深厚,革命文物富集。中共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当天介绍该市“守护革命文物,讲好沂蒙故事”的经验时说,临沂发挥革命文物的承载作用、教育功能,重点打造党性教育、红色展陈、红色文艺“三个品牌”,实施“革命文物+旅游”,优化整合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旅游商品,放大红色资源效应。“今后我们将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整合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红嫂家乡等资源,打造沂蒙精神纪念地旅游区,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