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正文
【奋进“十四五”】山东提升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
2021年03月09日 09:17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9日电(沙见龙)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提出的新时代发展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将以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强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总体布局是山东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山东区域城乡更趋协调,半岛城市群区位优势加快提升,济南、青岛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建设全面启动,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8%,5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展望“十四五”,山东将目光瞄准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提升其作用力。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龙头”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山东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词”持续发力。“十四五”已开局,山东明确将科学组织实施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龙头”作用助力山东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大廊道。山东明确,在“绿色”发展上,该省将实施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大力推进泰沂山区、黄河滩区、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东营黄河百里风貌带,增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屏障功能。

  保障水安全。山东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机制,严格实行用水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推进大汶河、小清河、徒骇河等重点河道防洪治理,提高河流行洪排涝能力;加快建立覆盖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智慧防汛指挥系统,谋划推动“智慧黄河”建设工程,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

  推进高质量发展。山东将抓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积极争取获批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创新搭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造优势;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放大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优势,积极推进与沿黄省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黄河流域改革开放先行区。

  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山东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内涵,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章;实施黄河流域革命文物、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等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建设国家黄河文化公园、黄河历史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推动成立“黄河万里行”文化旅游联盟,打响“黄河入海”国际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黄河流域文化“双创”大平台。

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介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沙见龙 摄

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介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沙见龙 摄

  深度推进一体化发展

  “一群两心三圈”建设求新突破

  “一群”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是指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圈”则指推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对此,山东明确提出,将坚持中心引领、圈层支撑、融合互动,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健全跨市域、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实现设施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建、生态共保、社会共治,塑强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

  聚焦“一群”,山东着力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位势,全域统筹是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理念。围绕建设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山东将深入实施科教强鲁战略、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和全国现代农业高地、文旅融合高地和医养健康高地。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宜居半岛城市群;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群;统筹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建设,打造文明法治城市、幸福活力城市、韧性安全城市。

  聚焦“两心”,山东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率先突破,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以全方位“搞活一座城”为统领,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标杆城市和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打造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长江以北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聚焦“三圈”。山东的目标是做强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六市一体发展,加快济淄、济泰同城化,推进济齐全面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龙头,辐射带动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四市一体发展,加快推进青潍日同城化、烟威同城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创新中心、对外开放枢纽和黄河流域开放门户。振兴鲁南经济圈,推动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强化城市功能,协同联动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强化陆海统筹

  坚定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

  作为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经济大省,山东自然不会错过海洋领域的发展,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统筹陆海产业、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布局,建立海陆协作发展利益共同体,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着力构建陆海联动新格局。

  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山东将优化港口功能和布局,推进沿海港口岸线港口资源统一规划,高效开发,出台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多港共建方案,促进海港、河港、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到2025年,沿海港口综合吞吐量达到18亿吨。

  拓展陆海联动新空间。山东将发挥海洋科技领先优势,以进军深远海为主攻方向,打造出海“新航母”;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支撑,深化沿海与内陆合作,结对共建开发区,创新“飞地飞企”模式,优化财税分享机制消除行政壁垒,实现更高层次更深水平的陆海联动。

  统筹陆海生态建设。山东坚持区域联动,强化湾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海岸带修复保护、渤海生态修复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滨州五大岛群保护利用;健全陆海统筹污染防治体系,强化陆源入海污染控制、海岸带生态保护、海洋污染防治,构建跨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

山东金融机构支持黄河滩区住房改造。(资料图)农发行山东省分行 供图

山东金融机构支持黄河滩区住房改造。(资料图)农发行山东省分行 供图

  推动城乡融合走向纵深

  “十四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山东提出,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以国家级城乡融合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加快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包容性和综合承载力,到“十四五”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

  强化节点城市功能。山东支持各市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优化区划设置,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能力,形成承接济青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县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支持建设莱西—莱阳等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区域融合战略支点。

  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山东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稳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特大镇设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培育发展小城镇。山东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特色强镇,构建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按照上述规划图本,山东各部门、各地市也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将“十四五”区域发展“新蓝图”绘实绘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