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扫码乘车、健康码出示……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司空见惯、简单便利的智能应用,却频频让老年人犯了难。
3月伊始,山东为省内外老年人奉上新春“红包”,《山东省老年人电子优待证》正式启用。来鲁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线上完成证件申领后,出示电子证件即可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六项优待政策,各市互认、全省通用。这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政策,涉及优先就诊、半价乘坐国有景区观光车等各项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是全国首个推出省级老年人电子优待证应用服务的省份,服务本身暖到老年人心坎,贴合老年人实际需要,但在落地的过程中,却引发一些争议。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反映,家中老人根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用老年机又无法申请电子优待证;有人为父母申请了电子优待证,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操作出示;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身份证……
尽管相关部门发布的通知提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为老年人做好传统方式与智能化方式并行服务工作,鼓励家庭成员、志愿者协助老年人完成电子优待证申领,并教会老年人使用。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老年人要迈过“数字鸿沟”,仍存在许多未知的障碍。
此前,老年人为智能技术所烦恼的消息曾频繁引起关注。如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到社区交医保,却被窗口拒收现金,要求使用手机支付;黑龙江一老人疑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湖北广水94岁老人行动不便,为激活社保卡,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面对智能应用的普及,平常不“触网”的“银发族”屡屡碰壁,重重受碍。
如何让老年人真正拥抱互联网、智能化时代,当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时要如何扶一把,不少地方已有成功实践。如北京市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等证件乘坐公交车,浙江省为老年人启动智能技术培训,天津市在各级医疗机构开通“无码入院服务通道”,江苏省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网站、手机App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陕西省推进社保卡与健康码互相关联……让老年人适应数字时代,更好地享受“数字红利”。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印发的相关方案也明确,要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在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等证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
资料图:四川德阳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不会用健康码的老年人进行登记。罗天琪 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25.21万、占总人口的23.0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8.07万、占总人口的15.77%。预计到2035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作为全国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较高、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的省份,山东需要在老年人口民生保障上下更大功夫,制定各项政策前,应综合考虑中老年人群的特点。
建议老年人电子优待证启用之后,有关部门号召农村、城市社区组织开设智能手机课堂或学习讲座,手把手教学,帮助老年人掌握电子优待证使用、健康码出示等常用服务的操作方法,采取务实、精细化的举措,让老年人切实地享受到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