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会战略下“济南新格局”浮现,如何唱好“双城记”?
2021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济南关键词”,其中,实施强省会战略首次出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紧接着,2月19日上午,济南召开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动员大会,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城市发展能级,济南正式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目标迈进。
会议印发了《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济南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走在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强省会战略下的“济南新格局”
01
经济目标: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达16%
《实施意见》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将领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达到16%、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
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拥有众多经济大市的山东,快速提高省会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绝非易事,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实现,而济南明确这一奋斗目标,一方面体现了济南加快建设强省会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济南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南方考察、省会战略、四个中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济南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济南谋变求突破”,也是“强省会时代”下济南的破局突围之路。
当前,济南的综合实力已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济南GDP突破万亿元大关,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19位,GDP增速达4.9%,在全国经济20强城市中位列第一位。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济南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02
告别“济青之争”,唱好“双城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进济南、青岛交通设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等共建共享,强化两市互认互通互补互连,携手唱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双城记”。
青岛、济南同处一省,无论是经济总量的对比,还是科教文卫等综合实力的比拼,多年来经常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作为山东半岛经济群未来发展的两极,青岛有青岛的定位,济南有济南的目标,但山东的奋起,两座城市都责无旁贷。
03
强“圈群”,提升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强省会战略”赋予济南市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和促进黄河流域中下游城市群组团式发展等多级多圈层战略使命。
去年,山东发布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也正式打开了山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回顾过去一年,随着去年7月2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部署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第一张“省会都市圈公交卡”发行、第一次实现省会经济圈七市公积金异地缴存互认贷款、创新券互通互兑……济南推进“圈群”建设中不断发力。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分析,“城市群整体实力比较强,但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这是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省会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群更成为中国北方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奋起直追”的新增长极。
记者从2月19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将按照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推进会议部署,济南推动落实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行动,重点构建“省会总部+周边制造”“省会研发+周边转化”的产业协作格局,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实施省会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共享工程。编制省会经济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此外,在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与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黄河流域各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努力提升济南市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04
重塑“开放观”,“省会经济外向度提高到20%以上”
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纵然是时代赋予济南的机遇,更是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扛起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的重任;扛起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的重任;扛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
在这一背景下,“开放”成为了济南的必然选择。《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在提升省会开放融通能力上要实现新突破,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多向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规划建设济南至郑州货运通道,打造黄河下游济郑“双子星”。”在深化黄河流域城市交流合作方面,济南将推进与郑州、西安、大原、兰州等省会城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积极推进济南、郑州全面战略合作。
到2025年,城市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省会经济外向度提高到20%以上,国际城市排名位次前移,“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05
提升“创新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提升省会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以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要素齐全、载体有力、企业主导、转化畅通的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充满创造力、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回顾2020年,济南科创城可以说是近年来济南市科技工作的最大亮点,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我市科技工作创的精神和闯的勇气,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魄力。
此前,济南市官方曾发布相关数据,“十三五”期间,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在2019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居第8位;这是近年来济南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动力。
《实施意见》提出,要在提升省会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济南也制定了详细“路线图”,到2025年,济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自力自强对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强省会”给济南带来哪些机遇?
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众多省会城市获得各地支持,是“强省会战略”的直接结果。
2020年末,伴随着多地“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亮相,“强省会”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省会城市责无旁贷成为地方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
山东在确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另一个问题紧随而至:济南还是青岛?山东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至少三年。去年9月,山东省新闻办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如今,随着山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官宣,悬念落定。
角逐国家中心城市,济南“面子里子”都受益。济南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上扬。去年11月,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发布了“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济南、青岛5项进潜力榜。报告显示,相较2018年,2020年济南在多个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排名中争先进位。
今年1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下简称“报告”)。根据最新报告,济南上榜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城市。报告对我国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科技创新发展由中心城市“C位”主导的特点显著。
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经济发展优势地区。国家对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优化,有利于济南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更好地发挥区域发展动力源作用,形成极核效应。再加之山东“强省会”战略的有力支撑,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奔向强省会的征程中,可谓是利好遍布、动能十足。
面向“十四五”,山东做大做强省会的决心和意图更加明确。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支持济南建设中国算谷、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等,强省会战略进一步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