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
2024年12月25日 15:44 来源:中新网山东

  (通讯员 张好 杨梦冉)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1918年的这一天,协约国代表和德国政府代表签署停战协定,终结自1914年爆发的惨烈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14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来到欧洲战场,与英法联军并肩作战,从事挖战壕、修工事、筑路桥、救助伤员、掩埋尸体、清理战场甚至扫雷等工作。这一群体,现被研究一战历史的学者统称为一战华工。其中,山东人约有8万人。

 

  当时,英、法两国在山东威海、青岛设立了2个招工基地,又沿胶济铁路设立了济南、周村、坊子、青岛4个招工站点。华工在战场上从事最艰辛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牺牲和下落不明的华工接近2万人。至今,已在法国、比利时以及其他地区找到华工公墓69处,安葬1874名华工,其中欧洲最大一战华工墓地——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近千位华工。

  战后,大部分华工选择回国返乡,约有3000名华工留在法国,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成规模移居法国的华侨华人。不少一战华工在旅欧期间,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成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华工为一战的休战和战后的家园重建作出了贡献,为中西方的交流交往撒下友谊的种子,为中国在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法理依据,也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恩来、蔡元培、康有为等充分肯定一战华工的贡献,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等也对华工做出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致力于找寻华工后裔和知情者,挖掘一战华工的经历,以及老物件、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鲜活的案例不仅丰富了民众对华工个体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一战华工群体的理解和对时代命运的反思,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颜世彬:革命先驱

 

  颜世彬(1899—1931),出生于东营市广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颜世彬应募为华工,被分配到法国机械厂做工。劳作之余,他坚持学文化、学法语。在华工运动委员会的关心帮助下,颜世彬在1919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战结束后,颜世彬根据党组织安排,留在法国继续学习。后来,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秋,颜世彬奉命离开莫斯科回国,当年12月被派遣到青岛工作。颜世彬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使一度停止的党组织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31年2月,党中央委任颜世彬为山东省委常委兼青岛市委书记。

  张雪岩: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张雪岩,原名张松峰,潍坊市寒亭区大常疃村人。幼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在族兄张贯道资助下考入潍城文华中学(现潍坊广文中学)。1917年10月,他在文华中学读书时,被法国当局招募到欧洲战场。在欧洲,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并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1919年底,张雪岩回国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冲击着那颗年轻而火热的心。“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这幅他自撰的对联,既是对三年欧洲之行的回顾,也是壮心不已的写照。他被文华中学聘为英文教员,与校长维里华森建立了深厚的交情,也进一步接受了基督教思想,其间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雪岩。他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到天津正记轮船公司任职,目睹公司老板勾结外商欺压工人,愤然辞职,后短暂从军。1928年回乡组织革命军,发展到1000多人。1929年春,他到达上海,供职广学会。那段时间,他经常发表文学作品,曾获李提摩太文学奖金。

  1938年,张雪岩留学加拿大,入多伦多康乃尔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常实地考察,呼吁当局注重政治民主和普及科学。1940年9月,任齐鲁大学社会系主任、教授。

  1944年底,他与杰出科学家许德珩、劳君展等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号召人们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民主和发展科学事业而奋斗,大批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团结在他们周围。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成员组建了九三学社筹委会,他积极投身到筹委会的各项工作中。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冲破阻挠,在重庆正式成立,他当选为九三学社理事。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雪岩接受中共中央共商国是的邀请,毅然抛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反动势力的利诱和阻挠,历尽曲折返回祖国。1949年,张雪岩以宗教界正式代表身份,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任《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10月1日,张雪岩参加了在天安门举行的开国大典。

  张雪岩为宣传国家政策,不遗余力,奔走各地,竭力推动教会爱国教育,同时还担负着有关报刊的编辑、撰文等工作。由于操劳过度,1950年1月28日,张雪岩因突患脑溢血在北京逝世,年仅49岁。

  王学书:享誉中外的园艺家

  王学书(1887—1967),潍坊市马店乡八里庄人。8岁入乡塾,13岁读完四书五经,15岁考入本乡高级小学。17岁时因家贫辍学,教师惜其成绩优秀,便设法让他一面到初小教学,一面自修,同样参加考试毕业。18岁入县立单级师范必威体育,毕业后在太平官庄小学任教员。

  1917年,王学书被招募为华工去欧洲,停战后在法国铁路、公路、钢铁厂、化学厂、制药厂当了5年工人,1923年开始在法国求学,曾在拉老杜尔国立高中、维也纳省立农业必威体育(半工半读)、蒙伯里国立农业大学蚕桑科、报讷城国立农业实业必威体育、国立囊西大学农学院、囊西大学理学院研究部等必威体育学习。求学期间,王学书艰苦勤奋,13年未涉足剧院、舞场等游乐场所。他常因经济拮据不得不休学做工,幸得同乡华工李怀质和朱洗(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研究所所长)的资助,方能完成学业。因成绩优良,1926年,王学书在维也纳农校获银质奖章。1932年,王学书在囊西大学农学院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33年又取得法国里昂中法大学预备博士学位。1935年,其论文《世界亚麻之分类与分布及其解剖之比较》(1935年在法国出版)发表以后,王学书被法国政府教育部评为囊西大学理学博士,注册发给博士文凭。

  1936年回国后,王学书先后任陕西武功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及园艺场主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园艺系主任、山东农学院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及代理教务长等。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山东农学院院长和教务长纷纷离校,王学书担负起复校重任,组织复校委员会,并受军管会委托暂时代理院长、教务长及农场场长等职务。上级派来新领导后,始辞去上述职务,仍任教授兼园艺系主任。

  在山东农学院任职期间,王学书一直非常勤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从事科研工作,60多岁的他还经常到山东的青岛、龙口、莱阳、烟台、临朐、泰安以及河北的昌黎、北戴河、凤凰山等多个农场、园艺场、果园和各个研究单位,进行调查访问和试验研究,总结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整理成切合实际的教材。著作有《果树繁殖法》《果树栽培学》《苹果品种学》《黄台园艺场果树调查研究报告》《河北昌黎果树试验场果树调查研究报告》和《关于25个匈牙利葡萄品种的特性、特征调查研究报告》等学术论文。

  蒋镜海:一战期间撰写《旅欧文集》

 

  蒋镜海(1880—1964),字鉴秋,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沟头村人。自幼聪颖,能干好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蒋镜海考入了乐安官立高等小学堂,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后考入济南单级师范养成总所。

  1912年,蒋镜海创办乐安县单级师范养成所。1917年,他应募为华工,在华工队89营担任队长,负责起草公文《纪念驻法华工善后实业必威体育筹办宣言》《祭欧战效力捐躯诸同胞文》等,写下日记《旅欧文集》。在法国期间,蒋镜海与他人合力创办旅欧同人会,号召会员捐款捐物。

  回国后,蒋镜海在家乡创办沟头小学,义务教学1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他自学中医,热心为群众义务看病,特别是对眼科深有研究,为许多群众医好了眼疾。著有《子书聊解》《学医悟要》《为人修养法》《愚学集》《旅欧文集》等。

编辑: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