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初冬的山东东营阳光普照,在多个新能源项目现场,巨大的光伏阵列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电能,不毛滩涂之地化身“绿色金矿”。
近年来,东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新能源开发热土,能源结构呈现更多“绿意”。目前,东营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662万千瓦,在全市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4.3%。
东营是山东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重要一环。立足资源禀赋,山东还规划建设了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山东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装机规模和发电量3年实现“双翻番”。
今年6月底,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东部沿海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千瓦的省份。“这意味着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绿电,实现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亿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厅级干部王福栋说。
山东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下旬,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10642.6万千瓦,首次超过煤电,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目前,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46.9%,煤电占46.88%,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进入新阶段。
在烟台招远市北部莱州湾海域,一片片光伏板立在海面上,6.44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分布着121个光伏子阵。这是烟台市首个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近7亿度,可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为陆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绿色动力。
烟台把光伏作为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记者从国网烟台供电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烟台光伏发电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增装机容量172万千瓦,光伏历史最大出力达到357万千瓦,占同时期电网负荷的46.9%。光伏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对电源供应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渔光一体”产业园盐田虾养殖区,盐田里虾苗蹦跳,盐田上光伏板熠熠生辉——自2020年建成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后,这里年均发电量达4亿多度。国网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为光伏客户提供合理的电网接入方案,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现场勘查和评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国网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宋彬说,根据测算,该“渔光一体”项目运行周期25年,共可发电100多亿度,节约标准煤3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80万吨。
山东各地立足资源优势,从一束光、一股风中捕捉能源转型的绿色推动力。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胡薄介绍,目前,山东光伏装机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连续2年居全国第一。
伴随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比例、更广范围接入电网,绿电消纳利用的压力持续增长。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表示,山东把新型储能作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建立“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建设模式,推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多元发展。目前,山东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72万千瓦。
“为适应能源转型需要,未来我们将通过政策引领、制度创新等举措,进一步打通绿电消纳难点堵点,释放消纳弹性,挖潜绿电增长,全面提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岳建如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