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深化改革看山东)山东宝藏海岛探“绿”有方
2024年09月19日 0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烟台9月18日电 题:山东这座宝藏海岛探“绿”有方

  中新网记者 杨兵 王娇妮

  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长山列岛仿佛镶嵌在黄渤海间的明珠项链,九丈崖、月牙湾等一处处被海浪“雕刻”过的景观令人惊艳。

  图为山东长岛风光。张维康 摄
图为山东长岛风光。张维康 摄

  随着人与海的互动不断增加,海岛逐渐承载起生态、生产、生活多元复合功能,压力与威胁伴随而来。打造国际零碳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蓝碳生态系统固碳增汇……长岛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推动全域绿色转型

  漫步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山海慢道,苍翠的青山与碧海蓝天交相呼应,眼前的海滩干净宽阔,不少游客在此体验摩托艇等亲水项目。

  时隔16年再来长岛,徐州游客李蓉发现这里的海滩变“宽”变美了,不再是印象中混乱的养殖情景。

  20世纪90年代,养殖户在长岛海岸搭建海参育苗等设施,大面积养殖海参、扇贝、牡蛎等,致使自然岸线减少,海滩污染日趋严重。

  “2016年之后,我们拆除了岸滩上的100多户育苗企业,恢复了美丽岸线。”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成伟称,海域环境变好后,该村着手开发赶海、采摘等旅游项目,建设海岛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图为山东长岛海岸风光。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图为山东长岛海岸风光。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记者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获悉,近年来长岛有序腾退养殖筏架、围网、海参池等1.8万亩,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类工程10余个,拆除侵占自然岸线破旧建筑、育保苗场等86万平方米、修复岸线89公里,使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修复前的38%提升至87.7%。

  减污、降碳、扩绿……在修复海岸的同时,长岛推动全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工业退岛、禁止新上工业项目,并实现岛外车辆“禁入”和岛内车辆“控牌”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运行、集中供暖清洁能源替代、生活垃圾分类推行、污水处理覆盖等。同时启动“鲜花海岛”创建工作,累计整治影响村居环境问题800余个,同步栽种各类树木、花卉16万余棵(株),有效提升城乡“颜值”。

  当地还超前提出打造“零碳旅游目的地”,通过降低能源消费等措施,抵消碳排放数量,努力实现景区碳排放零净增。

  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海岛碳排放量大幅下降,长岛大黑山岛还成为中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如今,大叶藻又在海滩礁石丛生,东亚江豚、斑海豹等濒危生物频繁群游,鲸鱼、海龟经常现身,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濒危鸟类明显增多……

  2021年,山东烟台提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目标是到2035年长岛全域实现净零排放,为全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闯出海岛发展新路

  从长岛南长山岛出发,乘船数小时,可抵达位于渤海深处的南隍城岛海域,多座海洋牧场平台和养殖网箱矗立海中。

  “平台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自动投饵机、水下自动洗网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烟台经海渔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洋牧场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减少了资源消耗。

  图为位于长岛海域的海洋牧场平台。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图为位于长岛海域的海洋牧场平台。长岛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

  去年年底,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有了“海上粮仓”的新名片,长岛进一步走向深海,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生态渔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形成“海工+牧场”联动、“陆海接力”兼容、“大渔带小渔”共享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

  与此同时,长岛还向大海寻找蓝碳,与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挂牌成立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估和研究中心等。推出中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开创绿色金融与海洋生态修复融合的新模式。

  时下,在长岛相关海域平静的海面下,一片片“绿洲”正在滋长,当地通过恢复和建设海草床、海藻场等方式,让裸露的海床重新变绿。

  记者从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分论坛上获悉,山东长岛正发起成立全球首个以零碳岛屿定位的国际组织,联合小岛屿国家、知名岛屿城市和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开展多维度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