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自然资源的“管护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通讯员 王文泽)6月12日上午,泰山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区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作为自然资源的“管护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泰山区自然资源局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守土尽责提供要素保障,在建设大美泰山中持续发力守护生态安全。
重视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以数管地支撑生态建设。泰山区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全省前列,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精心组织培训,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区有关部门建立调查联络群及划片调查小组等方式,在今年1月和3月,泰山区分别以全市第一、全省第四和全市第一、全省第六的成绩,完成了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二上”成果审核。同时,通过叠加专业地理信息底图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及时为全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预防耕地流出,防止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监管土地批而未供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以数管地。
守土尽责严格保护耕地,增存挂钩平衡发展保护。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泰山区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兼顾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今年3月份,集中1个月的时间发放明白纸5万余份,悬挂宣传条幅600余幅,出动宣传车辆500余次,以及“赶大集”等方式,将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到户;并对徐家楼街道、省庄镇、化马湾乡等8个重点乡镇街道、256个村的1000余名基层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坚决落实“田长制”,执行好每周巡查和卫星图片每月核查,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流出和违法占用土地情况发生,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截至目前,全区耕地保有量16.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达到12.7万亩,同比增长分别为8.5%和3.89%,连续三年实现了耕地净增加。严控耕地的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扩大耕地补充和流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结余2318亩,耕地进出平衡指标净增加3287亩。
集约节约强化高效利用,提高标准引导产业升级。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低效企业、低效项目、低效楼宇”三张清单,摸排低效用地53宗,“一对一”制定盘活方案。全面梳理5亩以上批而未供土地26宗、954亩,并编入《泰安市泰山区“以地招商”土地办理政策——服务指南》,通过泰山区优质地块推介会等形式,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严格依据《禁止用地目录》《限制用地目录》和相关政策进行用地审查,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报批和供地。同时,全面推行“带方案”出让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大幅缩减供地环节办理时限,帮助企业降低拿地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2019年以来,泰山区完成工业“标准地”出让21宗、1220.9385亩。近期,将再出让地块7宗、262.756亩。
绿色矿山推进绿水青山,生态修复激活发展潜力。泰山区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定期对矿山企业进行“体检”,督促企业不断提升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和运行水平。目前,辖区内有2家非煤矿山企业已全部建成省级绿色矿山。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利用,建立源头保护和全过程、全链条修复治理相结合的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泰山区2023年度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个,新增入库耕地782亩。同步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计划对省庄镇、化马湾乡2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今年3月至6月,泰山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违法开采矿产资源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共排查发现矿产资源违法开采点31处,砂石加工存放销售点38处,私采销售泰山石27处。截至目前,全部完成问题整改和地块修复治理,有效防止生态环境出现破坏。
下一步,泰山区自然资源局将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新使命,进一步明确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新定位,优化资源要素保障新方式,为打造首善之区,当标杆、作表率,在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