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过,芦浪翻滚,惊起游弋的水鸟。11月27日,漫步在黄河之畔的聊城位山黄河公园,只见一派生态美景。
“过去,这里到处都是沙土岗子。因为常年风沙不断,村民睁不开眼、张不开嘴、揭不开锅。‘一天进嘴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就是那时流传开的顺口溜。”东阿县姜楼镇王小楼村毗邻位山黄河公园,更属位山灌区沉沙池核心区,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国一席话,揭开了村民饱受风沙之苦的过往。
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是黄河第二大、山东最大灌区。60多年来,灌区引黄河水610亿立方米,为聊城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然而“引黄必引沙”,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了占地3.5万亩的沉沙池区,涉及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度假区于集镇、阳谷县七级镇和东阿县刘集镇、姜楼镇等四县(区)5个乡镇、约8.6万人,不少群众因沙致贫。
为了实现池区“风沙不再起、尘土不再扬”,2016年,聊城全面启动沉沙池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不仅因需推进“基础先行”,建成60.3公里道路、26座大中型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池区基础设施落后、几十年不通公路的面貌,还因地大力开展“治沙增绿”,培植了1800亩防风固沙林、640亩水土保持林,形成防风固沙屏障体系……
“近年来,聊城围绕‘治穷先治沙、治沙必造林’的发展思路,相继实施了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帮助沉沙池区大幅增加了绿化面积,减轻了扬尘扬沙。”聊城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相云介绍,如今,“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白鹭、灰鹤等国家珍稀鸟类重现,池区形成水林湖草生态风貌,生物多样性不断恢复。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沉沙池区蝶变植被丰茂、风光秀丽的“赛江南”,也成为池区群众梦寐以求的“聚宝盆”。“过去‘种啥啥不活’的沙窝窝,如今变成了四面环林、三面环水的美丽乡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乡亲们也由此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聊城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党总支书记周润秋告诉记者,太平新村立足旅游资源与临沙傍水的自然环境,打造特色露营地,通过承接企业团建、研学游、亲子游等近郊旅游项目,为村庄带来了火热的人气,今年获得了20多万元的收益。
帮助群众增收的,不只有生态美景。在推动沉沙池区生态修复提升的过程中,聊城市积极探索覆淤还耕技术,通过将沉沙池区清淤堆积的泥沙平整成高地,达到设计高程后再覆盖原状土,并配套水利、生产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实现了还耕于民。“随着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完善,村里的梨越卖越好、越卖越远。2021年,我家的梨成功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去年光靠种梨就挣了150万元。我们有信心,今年收入会更高。”站在自家450亩梨园里,阳谷县七级镇三里村果农赵玉芹告诉记者。
“聊城积极探索‘产业治沙’新路径,不仅在沉沙池区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樱桃、油桃等优质林果产业,还在林下推行花生、地瓜等立体化种植,总结出‘沙化治理+林果经济’的双赢治沙经验,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喜军介绍。
当前,沉沙池区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提高到一万七千元以上。“我们还积极探索泥沙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努力把泥沙负担转化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会忠说。
“聊城统筹水林田草沙系统治理,推进池区生态恢复改善和产业融合发展,蹚出了一条‘基础先行、治沙增绿、产业融合、百姓增收’的特色振兴路。”贾相云表示,下一步,聊城市将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挖水土保持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推进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群众更好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