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必威体育”,一直以来,博物馆都被视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它用一件件文物记载着光阴的故事,也赓续着历史的文脉。作为城市文明的会客厅,山东各地的博物馆守正创新、持续探索,正日益成为热门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流量的重要入口。
4个“博物馆之城”
博物馆数量占全省的46%
今年“五一”假期,多地博物馆接待人数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也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博物馆”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近300%,攻略笔记数量增长340%。山东“博物馆”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238%,攻略笔记数量增长425%。
淄博的氛围,在博物馆上也很到位。
坐落于淄博市的中国课本博物馆可谓当下山东最具氛围感博物馆,这是一座有别于传统的藏品陈列馆。课本博物馆以1862年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小学课本为主要藏品,展现了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现在的电子化教学期间,各个历史阶段的学习场景和课本图书。
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院、淄博市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等各博物馆在当前文化旅游热潮中,提升着服务接待能力,扩大着自身影响力。
5月16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文物和博物馆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目前淄博市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登记的博物馆共7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2家,非国有博物馆53家,包含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二级博物馆3家,三级博物馆8家,博物馆总数位居全省第三,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与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早在2021年10月,根据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青岛、淄博、潍坊、济宁四市为首批“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城市。2022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调拨4700余件文物支持试点城市博物馆充实馆藏。四市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禀赋,加强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建成一批展现当地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博物馆,截至2022年12月,四市的博物馆数量合计331家,占全省总数量的46%。
增强博物馆运转活力
“沉浸式”畅游成新宠
5月17日下午的第四届博物馆青年论坛上,山东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马瑞文说,博物馆要做到正常开放运营、实现自身可持续,一方面要拓展资金渠道,保证资金充足;同时,要高效管理,将平等、包容、绿色、节约的理念渗透到博物馆功能实现的全过程中,不断增强博物馆自身的运转活力。
今年年初,山东就提出了实施博物馆优化提升工程,例如,今年要高质量完成山东博物馆通史展改陈项目;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要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加快山东考古博物馆建设,支持济南黄河文化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新馆建设。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山东已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长至603家,山东省博物馆总量和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博物馆热”与体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小众、特色博物馆热度不断攀升,沉浸式体验花样繁多。
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在啤酒生产车间外剧游、换装,品尝新鲜的啤酒和啤酒酵母面包等多样化的观展体验,推动“沉浸式”畅游博物馆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新宠。
由于拥有独特、稀缺的藏品资源,博物馆是重要的体验提供者,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遇。比如,在青岛,除了青岛啤酒博物馆,还有电影博物馆、发饰博物馆、即墨老酒博物馆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相应博物馆。
突出地方特色
让博物馆更“接地气”
5月15日,青州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东汉“宜子孙”玉璧原品首次展出……
青州博物馆,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建馆60多年来,依托青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讲述了青州历史文化故事。多维度记录历史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了详细了解一个地方的机会,还有助于提高当地百姓的文化自信、收获归属感和幸福感。
也是5月,22年前,2001年5月9日,我国第一个县(市)级恐龙博物馆在被称为“鸭嘴龙的故乡”的山东诸城市建成,并展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鸭嘴龙化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龙化石。
山东的博物馆的“地味”深厚还在向更深处渗透,以潍坊为例,潍坊昌邑市出台《昌邑市乡村(社区)博物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对乡村(社区)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等提出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丝绸文化、渔盐文化等特色资源,采取单独建设、联合建设等形式,积极打造和培育特色博物馆,并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乡村(社区)博物馆”挂牌开放。柳疃镇后官村史馆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博物馆”。2022年,柳疃镇被确定为潍坊市唯一一个“博物馆小镇”建设试点镇,以此为契机,昌邑市将“博物馆小镇”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截至目前,潍坊完成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手续的各级各类博物馆77家,总量居全省第二。国家等级博物馆11家,其中一级馆2家,二级馆5家,三级馆4家,总量均居全省第三。
博物馆的发展,重在统筹,贵在特色。山东将博物馆纳入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突出地方特色“建好”,让博物馆“接地气”。
不断扩大“朋友圈”
打造多功能文化复合体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博物馆之间的交互也越来越灵活。
上个月,以烟台市博物馆为首的6家国有博物馆率先与烟台市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等6家非国有博物馆开展结对帮扶,以国有一二三级博物馆为支援主体,以助力提升非国有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为目标,实现国有、非国有博物馆更加广泛、更具深度的资源共享、交流互鉴。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金定表示,此次共建合约签订后,烟台市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在藏品管理、展陈水平、数字化使用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做好与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在文化资源、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全方位精准对接,积极打造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博物馆合作共建发展模式。
“博物馆+”可以是博物馆与博物馆的联动,也可以是馆校联动。
这个5月,甘肃省博物馆与山东大学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就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推进科研人才培养、联合举办展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甘肃、山东同为沿黄重要省份,围绕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文博领域大有可为。今后,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主动寻找双方合作的空间,不断拓展馆校合作的深度,不断促进教育和文博事业的融合发展。
5月12日,博物馆数字化路径构建——第八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举办,博物馆数字化路径构建,正是博物馆界面临的一个重要改革和创新方向。6年前的5月,山东即首建省级可移动文物数据库,近年来,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博物馆建设中并取得良好成效,博物馆应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搭上全媒体的快车,不断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推动我国文博事业大发展。同时,文博事业发展的动力源于高校培养的文博人才,充分认识博物馆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好、发展好高校博物馆事业对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2020年底的时候,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倡导成立的“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博物馆联盟”线上交互会签成立。山东省会经济圈博物馆联盟是由济南市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德州市博物馆、滨州市博物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等七家国有博物馆共同发起,融合吸纳省会济南及周边国有博物馆、特色非国有博物馆,搭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符合新发展理念和增强行业创新能力的文博交流平台,开创了共谋开放、共建实效、共创特色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内的互动与省外的互动背后都是大势所趋,今年3月,“2023年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培训”在河南举行,来自河南、山西、安徽、山东、河北的博物馆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发展。也是今年3月,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和创举。”在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看来,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博物馆联盟成立,对推动四省边际地区博物馆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能够发挥出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也将加速文化和文创开发的交流与发展。
山东那些特色博物馆
在山东地方味浓厚的博物馆中,很多在全国也是数第一。
中国第一座非遗地方小吃博物馆在山东,周村烧饼博物馆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村古商城内。
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在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坐落在潍坊市,建于1987年,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鲁班风筝”至今的中外各式风筝。
全国第一座书信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在山东,位于济南火车站旁,前身是济南老电报大楼,始建于1904年,2016年改造成为博物馆。博物馆展出的睡虎地墓地出土的两件战国末期木牍制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家书之一。
全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在山东,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位于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西南麓(市政府院内),是一座遗址性专题博物馆。
国内第一家以钟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山东,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钟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址位于烟台市滨海景区广仁路21号,馆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近代建筑群,面积3000余平方米。
全国首家以阿胶发展为主题的主题性博物馆也在山东,中国阿胶博物馆,由阿胶生产大企业东阿阿胶集团出资兴建。位于台儿庄古城的药典博物馆还是世界首个药典博物馆。(王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