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河院士解读:“癌症第一杀手”乳腺癌应如何预防?
中新网2月20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癌症,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幽灵。而如今,“癌症第一杀手”已然易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达226万,首次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中,我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数42万例,位居第一,远超女性其他癌症类型。
那么,我国乳腺癌诊疗水平如何?乳腺癌有能否被预防?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徐兵河接受了中新财经专访。
整体生存率受重视 我国乳腺癌诊疗水平如何?
“与过去30年相比,我国在乳腺癌领域的进步非常明显。”据徐兵河介绍,目前我国在乳腺癌治疗和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例如自主研发的国产创新药吡咯替尼,打破了‘HER-2’靶点被进口药长期垄断的局面;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参与国际指南的制定,这些说明中国医生取得的成就已经越来越被国际同行认可。”徐兵河说。
在徐兵河看来,目前我国一些大型肿瘤专科医院的诊疗水平已经基本跟国际接轨,但东西部城乡之间、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依旧存在很大的差异。“整体来说发展还不是特别平衡,如何做到全国乳腺癌诊疗同质化、规范化,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同时,徐兵河指出,要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每个人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分子亚型来进行个体化治疗是很重要的研究手段。”
乳腺癌治疗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等疾病风险的增加,也让全方位、全周期的跨学科管理受到重视。“例如一些靶向药物可能引起慢性心力衰竭,一些治疗手段可能引发高血脂、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甚至子宫内膜癌,如何降低引发这些疾病的风险或在发生后及时治疗,从而提高乳腺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此外,徐兵河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原始创新还是不足,很多指南和规范依然借鉴国外,需要不断加强临床研究,不断创新药物和诊疗技术。”
发病率逐年递增 乳腺癌如何预防?
徐兵河指出,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
那么,乳腺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能否预防呢?
徐兵河表示,乳腺癌的发病有诸多因素,而遗传因素占5-10%左右。“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性激素水平异常则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月经来得早(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未生育、晚育等,都会影响乳腺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从而增加发病的风险。高脂高热的饮食习惯、肥胖、精神压力大等也会导致雌激素出现紊乱。”
此外,一些极少数的良性乳腺疾病,例如乳腺非典型增生,也会影响发病率。
徐兵河指出,当前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五六十岁,但年轻女性仍然要警惕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改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注意适当运动。”
徐兵河表示,目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大,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多,如何学会适当的放松十分重要。“过多的压力也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不光是乳腺癌,其他肿瘤的发生风险也会高一些。”
当AI遇上癌症 能否代替医生诊疗?
近日,ChatGPT的热度让许多人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人工智能是否能促进医学水平进步?面对乳腺癌等症状复杂的恶性肿瘤,人工智能能否一显身手?
对于“你觉得你会取代人类的一部分职业吗?”这一问题,ChatGPT的回答是:“有些职业,特别是那些需要重复性和精确性任务的职业,可能会受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影响。”
数据录入员、重复性办公室工作、工厂生产线上的简单任务、电话销售员、简单的客服工作,都被ChatGPT视为可被自己取代的工作。然而对于技术更复杂的医疗领域来说,ChatGPT能否胜任?
“其实现在国外已经开始将ChatGPT用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徐兵河表示,在输入大量病例后,ChatGPT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进行判断。“可能有时候比医生诊断更好一些。”
同时,徐兵河指出,ChatGPT无法完全取代医生进行诊断。“新疾病的发现、分子阳性的发现,依然需要依靠医生的临床判断,因此尽管在诊断方面AI可能会介入比较深,但治疗领域的介入仍有难度。”
徐兵河指出,与医生治疗相比,AI治疗难以“个人化”。“AI可以根据病例收集给予最佳治疗方案,但对于病人来说,这个效果好的‘最佳’方案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方案。例如病人会担心治疗方案会不会导致脱发?AI无法考虑这些因素。”
“治疗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徐兵河说,“医生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心理活动,在交流中给予病人关怀,这也是AI无法做到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