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28日电(李明芮 梁犇 沙见龙)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在期间举办的“高端对话”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文化发展与世界文明走向,开展对话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主持本场高端对话,他在主持交流过程中提出“我们究竟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的问题,与会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开展激烈讨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颜炳罡围绕“中华文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阐释其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责任承担。文化只有走进寻常百姓之家,只有化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才能滋养文化永续生长的丰厚而肥沃的土壤,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有客观保证。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中华文化这棵大树在不同时代结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因此只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价值和意义,才能认识到今天国家的建设、改革实际上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创新,中华文化特别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所谓“因不失其亲”“温故而知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创造的文化,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可“宗”可“师”。
杨朝明进一步解释到,要发展创新也必须要继承,但西方也有值得中国学习的文化,今天倡导人类文明新形态,就内含着如何对待西方,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谈‘爱敬’,爱的情感人皆有之,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爱被提炼为“仁”,正如“仁者爱人”,人类命运本为一体。”
谈到“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称,不管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说明两种文明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中国要对西方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明的发展会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