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营商环境看泰安 | 山东泰安市: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厚植沃土万木兴
2021年11月11日 15:01 来源:中华泰山网

  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优质的项目来支撑,优质项目能否落地见效,取决于当地的营商环境。毫无疑问,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的竞争力、生产力。一直以来,泰安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推进泰安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要深刻认识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实现营商环境根本性转变。”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流程再造

  企业开办跑出“加速度”

  “以前,一个窗口人员负责几项业务,碰上来办业务人多的时候,只能等着;现在,找谁办理都可以,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审批效率太高了。”近日,在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道路运输证换发业务的岳先生为泰安市高效的审批服务点赞。为优化营商环境,今年3月份,泰安市全面启动深化“一窗受理”改革,向流程再造再次发起攻坚。

  营商环境的“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来托底。泰安市早在2019年就率先在全省推行“证照通办”改革,将营业执照的前置后置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并行办理,企业提交一套材料,能同时获批营业执照和多张许可证书,办事时限减少62%,提交材料减少46%,办事成本降低70%。

  2020年,泰安市又紧抓全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良机,坚持综合化推进“一证准营”。目前,泰安市在省级公布的两批50项改革行业基础上,将共享自习室、休闲民宿及部分行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10个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使纳入改革的行业扩展至60个。泰安市还牵头制订了“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省级地方标准。

  助力企业发展“轻装上阵”,泰安市打造了具有泰安特色“1545”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将企业设立登记与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7个事项合并为1个环节,为企业提供现场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5种开办方式,实现“零收费、零材料、零跑腿、零等待”“四零”成本,为企业提供“全域通办、一业一证、贴心代办、证照通办、信易批、政策普惠”5项优质服务。

  “1545”企业开办服务模式让企业开办更加便捷,开办时间相比2020年提速1倍,相比2018年提速5倍,平均为每家企业减少成本支出1000余元,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近4000万元。

  数据网上行,企业少跑路,今年以来,泰安市企业开办智能化办理水平全面提升,电子证照实现全面应用,电子印章启用,同时,立项“智能无人秒批”系统,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设立登记,提高信息自动识别和智能筛查精准度,减少人工干预,实现“即报即得”。

  着力解决城乡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泰安市着力推动“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进社区、进乡村,打造“全科+自助”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部署422台自助终端,实现了城市社区和农村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的全覆盖。泰安市还以完善“掌上办”功能为突破口,推出一件事主题服务专区、帮办代办、跨域通办、老年人服务专区等4个特色专区,新增出租车从业资格(泰易审AI智能审批)、电力过户、公积金本息贷款提取、超限运输申报、超限运输提前结束/自行撤销、社保卡临时挂失、失业保险金网上申领、个人经商办企业查询、泰山门票购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10个热点应用,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再提升。

  一系列的改革优化措施激发了全市创业动力、市场活力。截至2021年8月,泰安市实有市场主体超52万户,企业达14万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34%和16.21%;今年1—8月份,新设立企业超过2万户,同比增长12.27%。

  改革攻坚

  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绿卡’就是我们的绿色通道,不仅项目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费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扶持。”在泰安城区西部热源ppp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满足泰城未来5年的供暖需求。

  企业开办“加速度”,项目建设同样驶入“快车道”。泰安市自去年6月份起创新推行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让部门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绿卡”走,以新制度、新流程、新机制,为泰安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超前办理“绿卡”项目规划,“绿卡”项目手续承诺即办,优先保障“绿卡”项目要素……今年3月份,泰安市在前期“绿卡”制度试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布“绿卡”制度十条意见,促进项目落地开工。截至目前,已有96个项目被纳入“绿卡”名单,总投资额达到2440亿元。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能不能快速落地是评判营商环境优劣的最好依据。泰安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分段办理,进一步扩大工程规划许可豁免范围;推进事项合并办理,打造人防结建审批并入工程规划许可、人防质监等4个事项并入施工许可、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合并等3项全省先进经验,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开工速度。

  泰安市着力推动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大力推进“联合图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联合测绘”“联合审查”和“区域评估”,并推行“带方案出让用地”模式,今年以来,已对60余块土地实行“带方案出让用地”。

  泰安市还发挥泰安市政企直通车平台、新动能重大项目可视化督导服务平台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发展新格局、惠享政策新红利,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项项惠企改革举措助力项目建设开足马力。1—8月,泰安市77个省级重点项目、208个市级重点项目、56个参加全省春季集中开工活动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84亿元、361亿元、76.6亿元。

  持续优化

  加快促进服务转变改善电力营商环境

  “原以为建设电力外线要花费不少时间和成本,没想到供电公司早已提前把外线建设到位,把电表接好,等待企业入驻,既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开销,又大幅提前了电力工程竣工时间,企业落户泰安放心又安心。”近日,泰安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负责人看着手中的供电方案高兴地说。

  “电等企业,企业进驻即送电”是泰安市“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泰安市以“一次办好”为改革理念和目标,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获得电力新模式,群众和企业对电力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优化办电服务流程,变“坐等”为“上门”。为优化办电流程,泰安市贯通电力业务系统与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系统,主动获取全市356项工程立项信息,前置报装服务关口,变“企业找电”为“电等企业”;梳理全市169项重点项目建设用电情况,实行清单式管理,应用项目信息速查小工具,每周掌握项目建设进度、意向接电时间等信息动态,责任化跟进走访情况,超前开展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保障客户快速接入电网。

  投资界面延伸是泰安市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最重要的举措之一。自2021年6月起,全市范围内,部分城市、农村,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容量标准全部提升至160千瓦,享受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省级及以上园区和纳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的10千伏企业客户,延伸投资界面至客户规划红线,享受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自2019年,泰安市累计为全市169项省市重点项目、766家小微企业提供“三省三零”服务,节省经济成本2.33亿元。

  泰安市还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机制,变“客户跑腿”为“数据跑腿”。坚持“用户思维”,构建大数据实时更新、供电侧信息主动获取的政务共享机制,工作人员可“一键获取、在线验证”用户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证等电子证照,实现“零证办电”。公共服务行业中率先上线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网上协同办理系统,实现“房产+用电”联合过户。大力推广涉电行政审批“一链办理”,对电力外线长度在1000米及以下的工程,行政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实现“即来即办”。全面推进“电力+政务服务”工作,18项高频政务及便民服务功能陆续在电力自助终端上线运行。供电窗口进驻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获得用气用水用热用电一窗受理专区,创新“表单一窗受理、业务内部流转、信息互通共享、审批一链办理”的工作模式,实现客户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资料”联办“多项业务”。

  法治保障

  打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靓丽名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泰安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最优投资环境靓丽名片,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为主线,用法治架起“保护网”、托起“公平秤”、搭起“连心桥”,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泰安构建柔性执法新生态,打造文明执法链条,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采取预警、提醒、诊断等方式,帮助市场主体及时纠正苗头性违法行为,防止产生行政处罚后果,公布市级“不罚轻罚”事项清单,涵盖27个行政执法领域319项违法行为事项,通过签订承诺书方式免于处罚或减轻处罚,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保障,泰安市建立“全市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顾问团”,推行法律政策宣讲、合同文本审查、高端法律服务等10余项服务,服务保障企业发展。

  泰安市还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赋能工程,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聚焦不同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精准施策,打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培育更多的泰安质量、泰安标准、泰安品牌;持续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全面开展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向市场传递依法行政、无事不扰的强烈信号,让市场主体心无旁骛谋创新提质量。

  创新举措

  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圈

  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好的人才环境。聚焦重点产业发展,让“人才第一资源”释放活力,泰安市出台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搭建创新创业载体,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

  聚焦产业导向、发展导向,泰安市制定实施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 助推新泰安建设的十条措施》和47个实施细则,设立6亿元规模招才引智基金。泰安市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助推产业链,落实人才政策“金十条”,今年上半年,兑现各类奖励补助资金3188万元,全市累计兑现2.68亿元,其中,市本级1.68亿元,政策集聚效应集中释放、持续发酵。

  围绕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区域人才资源共建共享,泰安出台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校地联合科研攻关、平台载体共建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全力支持驻泰高校发展壮大。

  让人才留下来,泰安市进一步健全优质高效人才服务体系,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发放“泰山人才金卡”310个、泰安市高层次人才证书2100余张,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配备服务专员,落实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政策,让人才切身感受到贴心、温馨的服务和家一般的温暖。

  人才发展激活了科技创新动力,泰安市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给予精准服务和支持,目前已推荐高新技术企业3批2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八批588家,申报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5家。泰安市还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形成“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集聚”联动机制,打造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产业运营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泰安市将持续不断向企业、群众传递政务服务的温度和速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一只只“金凤凰”在泰安的蓝天上高高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