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昔日“臭水湾”,今朝“清泉湾”
(通讯员 黄丽娟 高凤)“村里晚上有音乐喷泉,有儿童乐园,你看不少城里人都专门开车来‘打卡’,热闹得很。”6月12日,端午节假期的第一天,泰山区邱家店镇的王林坡村里,54岁的村民王富民(化名)天一擦黑就搬了马扎坐在家门口乘凉,来往如织的游客、车辆成为他眼中一道风景。
仲夏夜晚的王林坡村,斑斓美景扑面而来:村里“清泉湾”上,湾水潺潺、玻璃栈道、龙头吐水等景点已成为王林坡汶水画廊景观带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蜿蜒的石板路两侧,有序分布着夜市、美食和各类游乐设施,民居外墙上古朴风趣的彩绘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以前这就是个臭水湾,湾里到处是垃圾,夏天苍蝇臭味熏得不敢开门,出门走一圈身上臭味半天不散。”回忆起过去家门口的场景,一直居住在湾边的王富民不禁叹气,一道“臭水湾”,令村民望而叹息,更刺痛了村“两委”成员的“神经”。
从“臭水湾”到“清泉湾”,转变始自2019年。为改善居住环境,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当年10月起,在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军的带领下,王林坡村用时6个月,对姜家湾和泉子湾“两湾”清淤治污,先后投资270余万元实施姜家湾生态治理和氧化塘污水处理,确保雨污分离,并通过改造排水沟、路面硬化等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全村农户厕改率达到100%。
“原本只打算清湾的,但清完后,就总想着我们再多投些钱,村里环境就能更好,再下点功夫,村民就能更方便。”王红军坦言,今日的“清泉湾”来之不易。1.5公里的“清泉湾”两侧分布村民80余户,占全村总户数两成有余,景观改造之初,由于改造用地、景观设计等涉及村民具体利益问题,也有村民不理解,王富民就是其中之一。
依据村里的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王富民家门前近50平米空地将被改造成栈道,这让王富民心里有了“疙瘩”。“那时候想不通,书记带着村干部来家里聊了好几回我才点的头,现在看看确实比以前好,门口干净漂亮,孩子都比以前回来得勤了。”说到当初的不理解,王富民还有点不好意思。
2020年4月,王林坡村利用“两湾环绕,明清故道”环境优势,邀请专家制定规划,合计投资1400余万元启动了包括明清驿道建设、姜家湾改造、假山音乐喷泉等于一体的“清泉湾”景观提升工程。当年6月,焕然一新的“清泉湾”开始迎来一波波游客。如今,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村居等一件件荣誉实至名归。
一道“清泉湾”,见证着王林坡村整体环境的改变,浓缩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王林坡村打造“清泉湾”的大手笔,源自于村里集体经济发展的底气。眼下的王林坡村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面积200亩的王林坡汶泉圆农业产业园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组培,辐射带动田园观光、果树花卉种植、果蔬采摘,占地50亩的机械工业园里落户了9家装备制造企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也让村民尝到“甜头”。“以前在外面做针织,风吹日晒一月也就千数块钱,现在白天在产业园里上班,晚上在夜市卖些玩具冷饮,一年能挣3万多元,关键是不耽误照顾老人和俩孩子。”今年40岁的村民冯克美,在农业产业园组培实验中心工作,说起生活的改变,流露出幸福的味道。王红军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有80余名村民在农业产业园和机械工业园里上班,占总用工量六成以上。
昔日“臭水湾”,变身今日“清泉湾”,王林坡村之变是一扇窗口,窥见的是泰山区邱家店镇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中的坚实步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踏上新征程,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村’的理念,把产业发展‘钱袋子’加快转化为群众生活‘好日子’。”邱家店镇党委书记方增勇说。
目前,邱家店镇以王林坡、北王庄、刘家疃、石碑、埠阳庄、中郭庄6个村为核心,依靠泰山脚下、汶水河畔的地理优势,立足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研学游为核心的邱家店乡村振兴片区、以夜间游为核心的王林坡先行示范片区、以民俗游为核心的汶河乡村振兴片区,年接待游客累计100万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