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大学共同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承办的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永兵和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分别致辞,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山东大学部分非遗研究成果展,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必威体育等7个首批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和济南大学等5个受邀高校,汇报了非遗研究成果,介绍了各自的特色优势和下步打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同志出席会议,并对下一步做好与高校协同创新、推动非遗研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非遗研究是非遗保护管理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非遗传承和发展水平不可或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都对加强非遗理论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省各非遗研究基地和有关高校紧紧围绕国家、省重大战略,遵循非遗保护传承规律,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非遗研究工作,成立了一批非遗研究机构和平台、培育了一大批非遗研究人才、涌现出一大批非遗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非遗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全省非遗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会议指出,山东非遗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全国有影响力的非遗研究成果不多、系统性研究不强、研究成果转化不利等问题,下一步,将与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和我省的重大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在非遗研究的系统性、战略性、基础性、科学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出实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现代科技与非遗保护融合,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形成一批带动强、辐射面广的非遗创意集群。
下一步,将组织制定《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认定一批省级非遗研究基地,评选全省优秀非遗科研成果,推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不断迈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