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你好,山东大学!
2021年10月15日 10:33 来源:中国新闻社 山东头条news

  刚刚过完第117个生日的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流年,历经漫长历史的波澜壮阔,今时今日它仍闪耀着璀璨光芒,书写着灿烂篇章,誉满中外。

  山东大学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大学,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

  一百多年来,这所高校经过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几度更名、几经分合。如今,必威体育在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形成八大校区的办学格局。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孔子雕像。山东大学供图

图片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秋歌 摄图片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山东大学供图

  回望历史,走过117年的风雨,山东大学培养了大批有志青年,涌现出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1930年-1932年,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和学者闻一多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至今,山东大学的校园里还耸立着一座闻一多雕像,寄托着代代山大人对闻一多的深切怀念。

山东大必威体育园里的闻一多雕像 山东大学供图

  1930年,著名诗人臧克家被山东大学录取,成为闻一多的学生。臧克家的父亲、儿子、孙辈都在山东大学学习过。一家四代同出一所高等学府,这在国内外都是极少有的。

山东大必威体育园里的臧克家雕像 山东大学供图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老舍,与历史上的山东大学也渊源颇深。1930年到1936年间,他先后在齐鲁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任教。这六年正是老舍的写作高峰期。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从1934年起,先后几次在山东大学任教。建国后,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1958年-1974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任山东大必威体育长兼党委书记。

图片来源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号

  如今,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为办学宗旨,山东大学人才辈出,拥有强大的“校友群”,遍布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翻开这座古老学府的厚重历史,一起来倾听现在的山大人如何评价和回忆它,重温那些青春时光。


  为给母校送生日祝福,山大学子准备了“阶梯情话”,“花式”告白母校。赵晓 摄

  “30后”袁益让——

  他是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是中国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科研攀登者。1954年,袁益让考入当时位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主修数学,开启了他与山大60余载的不解之缘。

  袁益让回忆说,当时必威体育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深刻、复杂、难懂,教学难度很大,但老师教得极其认真负责。由于自己未读过高中,所以学习数理的起点很低,但凡是老师讲过的内容,他都会对着教材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理解,保证所学内容没有知识盲点。大学四年时间,他的成绩门门满分。1955年,袁益让获得了“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奖章,由时任山东大必威体育长华岗亲自颁发。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毕业典礼 梁犇 摄

  “60后”宋君波——

  自1986年被分配到原山东工业大学教高等数学,再到1996年调入原山东工业大学报当编辑,至今,他已经在山大就职30余年。2000年,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组新的山东大学。

  提起选择在山大工作的原因,宋君波说,原山工大和山大都有扎实干事创业、扎实做学问的优良传统,通过校园媒体报道必威体育的人物事迹感到很亲切,没有隔阂感。一直喜欢研究文化教育问题,常常写文章,与身边的山大人交流,互相学习,受益匪浅。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毕业典礼 梁犇 摄

  “70后”丛新强——

  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丛新强在山东大学硕博连读中文专业,毕业后留在必威体育教学至今,已有20余年。他见证了山大跨越千禧年的合校历程,以及如今必威体育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八大校区。必威体育的餐厅、宿舍、教室等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变。各校区虽然分布在不同位置,但有共同的名字,学科之间存在资源共享和交流共通。

  在山大上学时,丛新强就已经习惯了这里求实励学、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老师,他说,最大的变化是能站在更客观、更理性角度看待必威体育的教育发展,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山大为代表的学府是在循序渐进地推动高等教育进程,而非一蹴而就。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山东大学供图

  “70后”刘悦坦——

  山东大学刚刚过完117周年校庆,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老校、强校、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我对山大有深厚的感情,曾在这里求学,又留在这里教学,一直记着山大餐厅曾张贴的那句话“今天我以山大为荣,明天让山大以我为荣”。曾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一支蜡烛,正直是我的烛台,知识是我的灯芯,思想是我的火焰,语言是我的光芒,纵使一灯如豆,我也要驱一夜之暗。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操场  山东大学供图

  “80后”杨坤——

  山大在我的人生中只有四年的时光,却伴随我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成长期。当初选择山大,是因为离家近,而且我的爷爷曾经就在山大就读。

  小时候,听爷爷一直讲大学时期的那些好玩的事情,我就特别向往。当听说我考上了山大,他就拉着我不断地讲,让我去帮他看看什么位置还有没有那棵百年老树、有没有那家饭店。在山大读书期间,我能感受到山大的魅力在于当你走进那片浪漫的法桐树林、走进安静的图书馆、走进偌大的公开课教室,那种文化的底蕴就不自觉地钻进心底。

  如今毕业多年,在山大具体学到的知识,我已经记不清楚细节,但那种文化气质还一直扎根在我心底,牵引着我往前走。

山东大必威体育园路 山东大学供图

  “90后”孙思琪——

  在山大的第六年,越发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的厚重和沉稳。都说山大学子自带“学霸”气,在我看来,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刻苦笃定,是一以贯之的崇实求新。

  百年山大,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着新时代的活力,她给我们平台去历练、去成长。每当我带领山东大学辩论队参加国际比赛时,我都会无比深刻地感受到山大带给我的自信和勇气,每当看到校徽时,总会在心中燃起山大人的热情。我们把“承儒辩之风,展浩然正气”作为队训,就是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山大精神,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以一颗平和又有担当的心去面对比赛、面对人生。

受访者 供图

  “00后”吴思彤——

  早在中学时期,我便听说过许多从山大走出的文学大师的名字,闻一多、老舍、沈从文等等。从那时起,山大便在我心中埋下了向往的种子。

  如今,我如愿考上山东大学。作为刚入必威体育的新生,丰盛味美的食堂、偌大明亮的图书馆都带给我惊喜,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校园的那一片小树林,那一棵棵葱郁成荫、直冲天际的树木。走过春夏秋冬,这些参天大树与代代山大人一同经历风雨。

  在小树林,总能看到坐而论道或是奋笔疾书的莘莘学子,当我在这里晨读时,就有一种穿越时空与从前和我踏过同一条路的先辈前贤对话的错觉。这样的体验,对我这样热爱文学与交流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小树林 山东大学供图

  117岁的山东大学厚重古老,犹如一棵百年参天大树,扎根齐鲁大地的沃土,弦歌不辍、薪火相传。117岁的山东大学又不失朝气,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追求崇实创新!

  愿山东大学继续上下求索,

  教学育人,再谱华章!

来源:中国新闻社

文字: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