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在滕州,一直有着“大暑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这碗汤就是羊肉汤。高温酷暑,没有比喝上一碗鲜香味美的羊汤,更解暑滋补的了。
滕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在这里蜿蜒流淌数万年的薛河,孕育了北辛文化、古薛文化,也滋润了两岸生灵万物。清澈的河水、肥美的草质,让这里的山羊肉质细嫩紧实、鲜美无比。
当地人食用羊肉这一风俗由来已久。在滕州官桥镇狄庄出土的春秋时期贵族墓葬里,有一个铜鼎中放有羊的骨头。当时,这里的先民已将羊肉作为一种美食或者是给祖先祭祀的贡品。而《滕县商业志》中记载,“早在1952年,滕县人士王士德的“王二羊肉汤”就以鲜嫩不膳的独特风味立足于饮食之林。”
滕州羊肉汤味道鲜美独特,除了必须用当地的羊以外,还和这里甘甜的荆河水有关。以荆泉为代表的地下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水好,烧出来的羊汤自然就好。
在做法上,滕州羊肉汤也有自己的特点。新鲜的羊肉要与清洗干净的羊杂、羊骨头一起投入汤锅中煮,先急火后文火,火候要恰到好处,煮熟后的羊肉、羊杂沥干,切成薄片,要再次放入羊汤中一汆,随后倒入汤碗,撒一把嫩绿的香菜碎,加一勺艳红的辣椒油,滴几滴浓郁的老陈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汤就成了。
滕州人的一年四季,都有着喝羊汤的讲究。大暑,一碗羊汤调节虚寒体质,排出体内湿气;冬至,一碗羊汤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而滕州当地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和羊肉有关的习俗,新生的婴孩断奶后吃第一顿饭前一定要先喝羊肉汤。冬至时节,出嫁的女儿要给娘家送羊腿或全羊。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热腾腾的羊汤总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温暖和满足。
除了喝汤,羊肉的各种做法还有几十种之多。每种做法都很有讲究,羊肋条多数做成红烧羊排或炒羊排。羊头肉一般做成羊头汤,营养丰富。羊的大脊骨俗称“羊蝎子”,做成大脊骨汤,热腾腾的用大盆端上席桌,除此外,还有调羊杂、炖羊血、炒羊肚、炒琴口……
走在滕州的大街小巷,任意一家羊汤馆,都可以让你大快朵颐。滕州羊肉汤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缠绕在人们的齿间心头,令人久久无法忘怀。(黄洁 张化敏 秦璐 李赛 颜志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