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21日电(胡耀杰 王禹)一年好景,最美不过春光。春意盎然之时,在海风吹拂的青岛上街里历史文化街区,一场探索全国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新路径、新机遇的盛会吸引全国的目光。
“2025城市更新&全域研学双向赋能研讨会”以“双风口跨界融合,新顶流焕新未来”为主题,由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青岛上街里城市更新产业协会共同策划,青岛智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深入探讨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与教育的创新发展。
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城市,青岛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老城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到新城区的现代化建设,青岛在城市更新中始终注重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其中,历史城区品牌“上街里”更是在有机更新和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成为青岛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当地通过建筑修缮、环境提升及产业更新,推动青岛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促进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完善。
会上,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刚发表了题为《洞见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市场未来》的演讲,他深刻剖析了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价值,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陶礼光以《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强调,研学旅行是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城市更新则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域和教育资源。
青岛上街里城市更新产业协会会长党峻曦则以《以文促商、以商带产、以产兴城》为题,通过文化为魂、创新破局、用户思维和长期主义四个维度分享老城区更新的核心逻辑。他认为,要拒绝短期流量陷阱,深耕内容与IP,“让本地人爱来的地方才是真文旅”。
青岛腾远设计院院长王震铭认为,城市更新是“翻译与串联”的学问。以黄岛路老宅改造为影视交流中心为例,他强调要平衡历史与商业,采用传统工艺修复建筑,同时活化功能,实现历史与当代对话。
在圆桌会议环节,文旅专家、教育学者、城市更新从业者等各方代表围绕“从城市更新到全域研学”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融合发展需要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空间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双重转化。同时,他们还为青岛乃至全国的城市更新和全域研学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与会代表还实地探访了青岛上街里的多个更新标杆项目,包括太兴里、平康五里、王统照故居、银鱼巷、三江里等。这些项目不仅保留了青岛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功能和教育元素,成为“行走的课堂”,生动诠释了“城市即教育场景”的理念。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些项目为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与会代表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城市更新研学实践联盟”。首批30家成员单位涵盖了必威体育、企业、研究机构等多个领域,旨在共同推进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未来,联盟将制定《城市更新项目教育价值评估标准》、开发区域性研学课程资源库、培育“城市策划师+教育设计师”复合型人才等工作,为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更新与研学旅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唯有文化为魂、生态为基,方能实现城教共生。”正如青岛上街里城市更新产业协会会长党峻曦所言,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岛在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融合发展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更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更新与全域研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青岛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将继续在城市更新和全域研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为全国的城市更新和全域研学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