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调研
2025年03月21日 09:37 来源:文化黄河

 

 

  近日,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深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黄河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涵盖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民间艺术、文学音乐等多种文化形态。调研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围绕黄河文化的传播模式、艺术表达方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文化黄河”公益事业发起人田江南认为,在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黄河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通过数字化博物馆、虚拟现实(VR)展览、人工智能讲解等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黄河流域各地的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强黄河文化的吸引力和国际传播力。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专家团队探讨了黄河文化在文学、戏曲、民间美术等艺术领域的创新表达。研究院在民间艺术文化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与黄河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专家建议,可依托黄河文化题材,创作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让黄河文化在新的语境下焕发生机。

  双方深入研究讨论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由于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许多黄河流域的传统手工艺、民间技艺正在逐渐衰落,应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鼓励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使非遗技艺在现代市场环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田江南强调,黄河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承载着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深度,如何让这些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基金会将积极推动黄河文化艺术与科技、文旅、创意产业的融合,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将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台,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凡军表示,山东省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文化高地,拥有大量的历史遗存、民间艺术和非遗资源。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现代艺术手段去激活这些文化瑰宝,使其能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未来,我们将加强对黄河流域艺术资源的系统性梳理,进一步推动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同“文化黄河”公益事业并肩前行,共同开启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新篇章。

 

 

  最后,双方就“文化黄河·齐鲁会客厅”落地济南达成共识,会客厅将依托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区优势,打造集文化展示、交流互鉴、产业融合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推动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高质量传播。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