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建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乡镇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设置乡村医生事业编制。在本专科公费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中单独设置面向村卫生室的培养名额,让大学生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留得住、用得上。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前哨”,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乡村医生是最贴近村民的健康“守护人”,直接面向农村居民,承担着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以及康复等工作。
韩金峰表示,目前,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影响和制约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医疗卫生面临村医队伍身份不明确、收入不高、年龄老化、执业风险大、村卫生室公益性保障不足等问题制约。
为此,他建议加强村卫生室公益属性保障。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点,减轻乡村医生经济负担,确保村卫生室服务公平可及。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村卫生室的诊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村卫生室作为群众健康“守门人”,韩金峰建议将其职能定位向“治未病”转变,着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卫生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慢病的监测与管理,构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使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同时,强化人才队伍招引留培。在乡镇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设置乡村医生事业编制。在乡镇卫生院原有编制基础上,新增设置乡村医生单独编制。按照国家乡村医生1-1.5‰配备要求,配备高素质乡村医生;持续做好本专科公费医学生面向村卫生室的订单定向培养。在订单定向培养中单独设置面向村卫生室的培养名额,制定招用计划,严格准入管理,将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医学人员,或具有执业(助理)资格人员招用到村卫生室,要确保大学生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留得住、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