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正文
新材料重塑产业链格局 烟台民企持续焕“新”
2025年03月05日 13:55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3月5日电 (刘昊)从核电站的“安全卫士”到高端汽车内饰的“技术领航”,从精密制造的“硬核利器”到绿色高分子材料的“破局先锋”,烟台民企在关键材料领域不断突破国际垄断,重塑产业链格局。

  近日,烟台市民营企业媒体行活动举办,展示烟台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新成就,挖掘烟台民营企业的“成长密码”。烟台金润核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蓬莱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及道恩集团有限公司集中亮相。

图为烟台金润核电副总经理王菁介绍公司情况。刘昊 摄

  “别小看这个海绵一样的黑色小方块,它叫做硅酮橡胶,能承受3小时的耐火极限,在核电厂、核岛附近能起到60年的性能防护作用。”烟台金润核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菁介绍。

  据悉,该企业负责的“三代核电厂防火封堵及柔性密封材料研制”项目实现了相关产品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该企业也是国内少数具备自有知识产权且能提供符合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核电站防火保护要求的被动防火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对国产化核电材料、核安全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在夯实核电领域技术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向风电新能源、特变电、港口铁路、石化仓储密封等领域拓展。”王菁表示。

  ‌山东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以BCF纤维技术改写汽车内饰全球版图,其自主研发的BCF纤维打破了国外行业“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汽车地毯公司。

图为坤泰地毯生产车间。福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问起企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行业“领头羊”的秘诀时,副总裁王翔宇说:“关键在于一个‘预’字,做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要预见市场的发展方向,闭门造车、谋求一时是不可取的。”

  在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有一家只听名字就很“硬核”的公司——蓬莱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碳化钨粉末、硬质合金、精密切削工具等。

图为蓬莱超硬复合材料车间工人正使用设备进行生产作业。刘昊 摄

  “钨是重要金属元素,素有‘工业牙齿’之称。以前,国外产品一直在这个领域卡我们脖子,而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替代了进口的产品。”蓬莱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浩斌称,未来他们将持续研发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更大范围内替代进口产品,努力打造全球硬质合金的世界工厂。

  据悉,目前该企业生产的硬质合金辊环及复合轧辊、硬质合金工程齿及盾构齿、硬质合金棒材及刀具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地质、煤炭、石油、汽车、电子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链主”,始建于1991年的道恩集团打造了特色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钛产业、化工装备产业三大产业链,系统构建产业链、产品链、企业链,发展成为集多元化、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连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图为道恩集团生产的部分汽车领域产品。刘昊 摄

  据悉,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TPV)是道恩股份的核心产品,是一种“绿色”的高分子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橡胶工业“黑色污染”和“回收难”的问题。作为国际前沿技术,TPV核心技术难度很大。经过道恩股份总经理田洪池带头多年攻关研发,最终突破了万吨级TPV的制备关键工艺技术。(完)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