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2月18日电 题:裴树清:下岗职工逆袭成商业巨擘,背后尽显家国情怀
记者 杨兵 梁犇
从下岗的艰难困境中奋勇突围,逐步逆袭成为商界重要人物,山东省人民药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裴树清的创业史宛如一部传奇奋斗史。他的奋斗历程满是艰辛与拼搏,而成功背后的家国担当更是令人钦佩。
裴树清1961年出生于山东梁山,1979年响应号召入伍,在军队度过了8年时光。这8年的军旅生涯,磨砺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使命感。1987年退役后进入山东省属国企工作。直到2000年,他所在的省属企业倒闭,39岁的裴树清一夜之间成了一名下岗工人。
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裴树清先后摆过地摊、卖过快餐,连孩子的学费都凑不齐,只能四处举债,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裴树清的命运轨迹,他看到民营企业成立医药公司的政策消息。深知药是生活必需品,加之家人因假药离世的悲痛回忆,促使他毅然投身医药行业。创业初期,条件极为艰苦,公司仅有三五个人,发不出工资是常事,但裴树清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将公司命名为“人民药业”,并特意选在3月5日“雷锋纪念日”成立,这背后是他幼时受老党员父亲讲述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故事的深刻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裴树清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山东省人民药业有限公司员工已超1500人。公司在医药领域站稳脚跟的同时,还涉足牛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海南省分别建设医疗药材市场和医疗器械市场,成功跻身全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
“我当过农民、战士、工人,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帮助。”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裴树清坚守初心与担当。2012年和2018年,他两次进行股份制改革,自己仅持有3.5%的股权,将其余股权无偿分给员工,为中层以上员工购置房产和汽车,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记者采访时发现,裴树清的记事本是用作废的打印纸和旧台历订成而成的。工作生活力求节俭的他,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新冠疫情防治等重大事件中积极行动,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我要多做社会公益,多替国家分忧,实实在在去做。”作为退役军人,裴树清格外关注退役军人和军属的安置问题。公司先后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军属和烈士后代500多人,为退役军人发放补贴,鼓励员工子女入伍并给予奖励。他还提供上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给社会各单位,用于建设便民服务大厅、退役军人服务站等。
多年来坚持不减员、不降薪、不减福利……裴树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他的不懈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2024年度“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公司也被评为全国工商联社会责任典范企业,2024年销售额较前年增长30%且持续上升。
在时代的浪潮中,裴树清的故事是一个逆袭的典型,他用自身经历向人们表明,无论生活遭遇多大的磨难,只要心怀信念、勇于担当,就能书写出辉煌篇章,为社会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