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统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
山东税务部门立足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绿色发展战略,发挥环保税等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叠加减税降费效应,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质增效。
正向激励,绿色税制引领绿色发展
水泥行业是全国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有效控制水泥行业的碳排放,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山东枣庄被称为“全国水泥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石灰石资源优势和发展煤炭、水泥工业所特有的交通、区位等优势。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低碳产业发展优势,枣庄积极鼓励和推进水泥行业工业节能转型。这背后,离不开以环境保护税为代表的绿色税制的助力。
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是枣庄市水泥行业代表企业,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政策约束和绿色税制激励下,公司不断对企业生产设备、工艺进行改造优化。“在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我们也享受到了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介绍,近3年来,企业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347万元,抵免税额34.7万元;2024年,缴纳环境保护税47.3万元,同比下降46.7%。
“通过在环保方面的持续投入,现在我们厂区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已经完全告别了以往水泥企业‘脏、乱、差’的环境。”杨军说道。
以环保税为主体,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种为补充的绿色税制体系,正在释放激励效应,引导企业节能降碳减污。为更好发挥绿色税制引领作用,山东税务部门加大与相关部门合作力度,在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凝聚多部门合力共同推动绿色税制精准落地,促进企业向绿发展。
以聊城为例,环境保护税、水资源税征收管理被纳入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考评机制,并在市政府牵头下成立了涵盖财政、税务、环境、水利等13个职能部门和11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的绿色税收工作推进专班,在数据共享、政策辅导、监管治理、激励惩戒等方面协同联动、共享共治。数据显示,目前聊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超9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8%以上。
精细服务,护航重点项目建设发展
在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数台工程车辆正在紧张施工中。
该产业园依托蓬莱化工产业园建设,总规划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总规划投资1260亿元,以世界最大规模丙烷脱氢装置为龙头,通过与万华烟台工业园物料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打造集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端化、规模化、一体化“零碳”绿色化工园区。
“从项目开工以来,税务人员多次上门宣传政策、询问需求,有问题总是第一时间帮我们解答,服务非常到位。”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财务副经理谭秀龙介绍,由于施工项目多为外来建筑施工企业负责,涉及许多跨地市税收业务,当地税务部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定制专厅直通、专班驻点、专企辅导、专业风控“四专”服务,有力保障了项目工程的快速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统筹推进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税务部门聚焦服务重大项目企业,创新推出“一企一专班”嵌入式服务、绿色产业项目精细化服务等系列举措,快速响应企业涉税诉求,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形成覆盖项目发展全过程的税收政策服务体系。
滨州大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液化气深加工为主的化工新型能源开发企业。近年来,企业积极利用地热能、风能等节能能源,对化工废料重复利用,制成新的工艺材料,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合装置生产线,该企业投产的10万吨/年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能耗为负2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5万多吨、减少碳排放13万吨,实现了由传统能源化工向新材料、高端化工的转型升级发展。
“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的给力服务着实为我们提供了强劲支持。‘青立方’项目税务人员主动来企调研,发放绿色税费优惠政策明白纸,现场辅导讲解环保税政策,2024年以来已辅导我们享受税费减免红利共计344.7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吴宗续表示。
精准送惠,政策效应撬动绿色杠杆
山东税务部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双碳”发展目标,以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助推工业领域资源节约与绿色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手机屏幕即使不贴膜,用久了也极少会有划痕,这是在屏幕材料中添加了高温氧化铝的缘故。山东盛日奥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为多家全球知名手机屏幕生产商提供高温氧化铝材料的企业。走进该企业厂区,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大型环保设备正在有序运转,除尘系统和烟雾洗涤塔将废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质分离出来,使净化后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
“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税费政策支持减轻了资金压力,让我们更有信心发展绿色生产,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2024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企业就享受到673万元的政策红利。”公司财务负责人黄遵宽介绍,“下一步,企业计划投入6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预计改造后生产效率可提升20%,同时每条生产线节能15%。”
同样受益于政策红利的还有玫德集团临沂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球墨铸铁管件的厂家,该企业致力于建设面向全行业的智能流体输送装备和产品的绿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流体输送装备产品及部件制造整个过程的一体化、自动化、柔性化的绿色生产工艺研究,实现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和清洁生产工艺,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减少80%以上。
为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临沂市临港区税务局组建了由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税种业务骨干组成的“绿色”税收辅导团队,常态化开展调研问需活动,为企业系统梳理相关税费政策,“一对一”开展个性化辅导,保障企业应享尽享税费红利,助力循环低碳发展。
“2024年以来,我们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优惠政策超2062.5万元。” 玫德集团临沂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任鸿婷介绍,税费优惠政策对企业升级环保技术起到了助力作用,缓解了企业在项目建设、技术攻关等重要节点的资金难关。(孙仕月 姜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