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66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三,距10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随着山东“经济答卷”公布,各地市也相继揭晓“成绩单”,9市增速跑赢山东全省(5.7%),部分城市的GDP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3座“万亿之城”位次稳固
济南作为省会经济圈的核心城市,2024年GDP总量突破1.35万亿元,达13527.6亿元,保持山东第二位,位列全国第18位,较上年上升一个位次,在全国再次实现进位。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被山东寄予厚望,多年锚定“强省会”战略。2024年,济南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
值得注意的是,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济南正加快发展激光制造、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的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元宇宙等新兴领域。
青岛作为胶东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以16719.46亿元GDP总量稳居山东省榜首,依托港口经济与高端制造业保持领先优势。2024年,青岛GDP总量比上年增长5.7%,与山东大盘持平,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表现平稳。
工业与开放型经济是青岛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2024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创下近10年新高,这一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
此外,青岛叠加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赋能,对外贸易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90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
烟台作为山东第三个万亿之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2024年,烟台GDP达10782.8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与菏泽并列山东第三位。
从投资看,烟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3.1%,经济发展的“含新量”明显增强。
从消费看,烟台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7.51亿元,同比增长6.0%。工业、投资和消费协同发力,带动烟台GDP增速跑赢全国大盘1.1个百分点、山东大盘0.4个百分点。
潍坊、临沂、济宁竞速而行
2024年,潍坊GDP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203.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位列山东第五位。
作为山东经济“第四大市”,潍坊是山东下一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头号种子选手”。其制造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数据显示,当前,潍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
潍坊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也对经济发展起强大的推动作用。2024年,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5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82%,高于山东全省8.02个百分点。
临沂以6555.8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山东第五,经济增长稳健,三次产业协同增势。临沂作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第三产业增势明显,增加值3357.2亿元,同比增长4.8%。
此外,临沂工业也开始唱主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7514.2亿元、同比增长5.8%。
2024年,济宁GDP总量达5867亿元,比上年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在工业领域,济宁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以煤炭、化工等产业为例,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东营、滨州、菏泽增速亮眼
从山东各地市已公布的2024年GDP榜单中可以看出,东营、滨州、菏泽等传统制造业大市表现出色,GDP增速分列山东第一、二、三位,而淄博、德州GDP分列倒数第二、三位。
2024年,东营生产总值达4307.70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增速再次领跑山东全省。同时,东营对德州的领先优势从2023年的194亿元(按2023年五经普数据计算),扩大至2024年的近260亿元。
工业大市滨州2024年GDP总量达到3404.74亿元,6.2%的GDP增速位列山东第二,仅次于东营。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2024年,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等6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此外,2024年,菏泽、淄博分别实现GDP总量4802.58亿元和4884.08亿元,差距从2023年90多亿元,进一步缩小至81.5亿元。
2024年,山东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经济韧性增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
今年,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精准发力,济南、青岛、烟台等核心城市将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区域协同合作,而其他地市也将依托各自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缩小地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