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侨瞧青岛)老舍:跨海文学之旅与青岛情缘
2024年12月30日 19:06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12月30日电(王宇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一个贫寒的满族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但母亲的勤劳与坚韧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老舍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师范必威体育毕业后,从海外创作开始,逐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4年,老舍接到国立山东大学的聘书,从此与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老舍故居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游览。王宇轩 摄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老舍故居吸引各地游客参观游览。王宇轩 摄

  赴海外的文学洗礼

  据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魏韶华介绍,老舍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海外经历密不可分。1924年9月至1929年6月,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汉语讲师,这段长达五年的海外生活,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更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魏韶华表示,在英国,老舍广泛涉猎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到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文学的滋养。狄更斯等西方作家的作品,尤其给了他深刻的启发。这种影响在老舍的早期作品中显而易见,如《老张的哲学》中,他通过对北京学生和必威体育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流露出狄更斯式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幽默文风。

老舍故居展示的《骆驼祥子》的各种外译版本。王宇轩 摄
老舍故居展示的《骆驼祥子》的各种外译版本。王宇轩 摄

  长篇小说《二马》更是老舍将中西方文化差异深刻探讨的代表作。小说背景设定在英国伦敦,通过中国父子两代人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老舍不仅展示了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西方文学影响下逐渐建构起来的“文化型作家”的宏阔格局。

  青岛:创作的高峰期

  1934年,老舍应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聘约,来到青岛,开始了他在青岛为期三年的生活与创作。这三年,对老舍来说,是他一生中最旺盛、最重要的创作时期。

  初到青岛,老舍住在山东大学后面的一所西式平房里,后搬到靠近海滨的金口三路2号一所庭院小楼。这里绿草如茵,清静宜人,为老舍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老舍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他几乎完成了所有体裁的代表作。

老舍故居内展示的老舍曾经使用的书桌。青岛市骆驼祥子博物馆供图
老舍故居内展示的老舍曾经使用的书桌。青岛市骆驼祥子博物馆供图

  在青岛,老舍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创作中。他开设了《文艺批评》《欧洲文学概论》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常常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海外经历,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文学视野。老舍对待学生作业一丝不苟,大到文章结构,小到标点符号,他都会认真批阅,给出建设性意见。

  1935年,老舍与洪深、王统照等12位作家、诗人和学者合办了《青岛民报》副刊《避暑录话》。这个刊物成为老舍与青岛文人们交流思想、探讨文学的重要平台。同年,老舍还出版了散文集《蛤藻集》和小说集《樱海集》,这些作品大多是在青岛创作的,反映了他对青岛的深厚感情。

  1936年,老舍辞去教职,专事创作。这一年,他完成了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旧中国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为主角,通过他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老舍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与青岛的人力车夫交流,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使祥子这一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在青岛的三年里,老舍还创作了中篇小说《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断魂枪》等大量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青岛情缘:难以割舍的回忆

  老舍对青岛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青岛的三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最充实的时光。在这里,他不仅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舍喜欢青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他常常沿着海边漫步,欣赏碧海蓝天,感受大海的辽阔与深邃。他在《五月的青岛》中,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绘了青岛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青岛的深深眷恋。

  老舍在青岛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每天忙于教学、创作和接待来访的朋友。他好交朋友,无论是文人学者还是底层劳工,他都能与之亲切交谈,无话不谈。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使他在青岛结下了许多深厚的友谊。

老舍故居外观。青岛市骆驼祥子博物馆供图
老舍故居外观。青岛市骆驼祥子博物馆供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老舍不得不离开青岛前往济南。此后,他再未有机会重返青岛,这成为他晚年的一件憾事。然而,青岛在老舍心中的地位始终无法替代。他在《有钱最好》中幽默风趣地叙述了自己在青岛的生活点滴,表达了对青岛的深深怀念。

  老舍对青岛的热爱,也体现在他对青岛的文学创作中。他的许多作品都以青岛为背景,如《骆驼祥子》中的部分情节就发生在青岛。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也反映了老舍对青岛的深厚感情。

  结语:老舍与青岛的不解之缘

  老舍与青岛的情缘,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学佳话。在青岛的三年,是老舍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也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青岛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不仅为老舍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也见证了他与青岛文人们的深厚友谊。

  老舍的作品,如同青岛的海风,吹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芒。而青岛,作为老舍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一站,将永远铭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文学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老舍的作品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主要归功于他对人类共通主题的深刻领悟,以及文学表达方式兼具现代性与世界性。他的作品将写实与象征巧妙结合,超越了地域文化的限制,触动了全球读者的心弦。

  如今,当我们走进青岛的老舍故居,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位文学巨匠的气息。他的作品和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探索文学的无限可能。老舍与青岛的情缘,将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完)

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