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走进济南张养浩纪念馆——感受穿越历史的浩然正气
2024年11月23日 08:41 来源:学习时报

  《说文解字》说:“泉,水源也。”济南以“泉城”闻名于世,自古就有“泉甲天下”的美誉。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一代又一代先贤志士润濡泉水文化,他们的为官之道、家国情怀,在廉洁文化史上留下了璀璨的泉城文化因子,至今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现实有着借鉴意义。最近,在泉城济南,一座纪念馆拔地而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建好这座馆,用好这座馆”

  张养浩纪念馆坐落于济南市天桥区云锦湖公园西侧,也就是历史记载的云庄附近。该馆建筑面积约490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元代特色,采用“一心、三进”式院落空间布局。展厅主要分为一代名臣、为政忠告、散曲大家、水月松风4个篇章,系统展示张养浩生平事迹及文学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沉浸空间、互动画卷等现代展陈方式,集中展示了张养浩的人生经历、为政思想和文学成就。

  纪念馆入口朝东,馆中的张养浩雕像巍然矗立,仿佛静静凝视着波澜不惊的云锦湖。走出纪念馆,向西南方向步行不到800米,便是“文忠园”,张养浩的墓就坐落于此。

  张养浩,元代政治家、文学家。他生于济南、长于济南,据历史记载,他“以布衣入京,历登枢要”,前后为政达30余年,为官清廉自守、颇有建树,在当时便得到朝野众口推崇,称他忠爱笃深,为“一代名臣”。元英宗时期,张养浩辞官回济,隐居云庄,七次拒召不仕。虽想“泯迹于仕,甘老云庄”,但他忧国忧民之心不改。1329年,关中大旱,朝廷再次征召张养浩负责赈灾。为救民疾苦,60岁的他散尽家财,毅然赶赴灾区。

  西行路上,目睹灾民的悲惨经历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由此流传于世。张养浩忙于赈灾,积劳成疾,60岁时死于任上,被后世尊为张文忠公。张养浩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氏后人将其遗体接回济南安葬。

  张养浩纪念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三事忠告》(日本早稻田文库抄藏本)的展品前,似乎在说着什么。笔者上前询问,这位老者感慨:“一直觉得张养浩是我们家乡的骄傲,这样的清廉人物影响力是能够跨越时空的,值得我们铭记。建好这座馆,用好这座馆,很重要啊!”诚哉斯言!

  为官一生,恪守公廉之心

  纪念馆内,一件件展陈设施,详细讲述了张养浩的一生,也呈现出这位济南先贤的优秀遗产。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流传于世的《三事忠告》。张养浩把自己的为政心得整理成书,分别取名《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后世统称《三事忠告》。《三事忠告》展现了张养浩在坚守传统儒家思想基础上奉行的为政之德、为政之道和为政之术,是古代为官者的教科书,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库全书》中,《三事忠告》位列“官箴”目下之首。在张养浩纪念馆中,“官箴文化”也作为重要章节被设置在纪念馆的核心位置。“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警诫、劝谏之意。“官箴”,顾名思义就是从政之警诫、为官之箴言。它是以从政者为箴戒对象,从“为政之德”“为政之术”两大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道德戒律和行为规范等的统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事忠告》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成为历代官员涵养为政之德的重要参考,或许就是源自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实践经历。

  在纪念馆中,陈列有多个《三事忠告》的版本。《三事忠告》在明代流传到日本后,多次被刻印、译注,成为日本江户时代幕府政要的必读经典之一。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等政治家都对此书推崇备至。日本东洋文库、国会图书馆、尊经阁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收藏有该书的多个版本。张养浩的事迹在朝鲜半岛也有流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朝鲜密阳府刻印了《牧民忠告》。该府教授文裂在跋文中称赞该书,“于修己治民之道,纤悉备具,诚牧民者之规范”。

  “时刻谨记,保有浩然之气”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里一座“官箴”碑的碑文,也就是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济南市博物馆现藏有碑文拓片。而关于“三十六字官箴”的内容,也在张养浩纪念馆中占据了一定篇幅。虽然也曾有过隐居拒召不仕,但张养浩的政治生涯依然十分漫长。历经元代数朝,张养浩先后担任过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陕西行台中丞等官职。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凭借其风骨留下了深刻印记。元代史学家苏天爵评价,“其牧民则为贤令尹,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曹则号能臣”。

  故乡的山山水水,滋养了张养浩高洁的品格,张养浩也以其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浩然正气”。在张养浩纪念馆的最后一隅,一面巨大的铜镜被置于墙上,两侧分别写道,“于人诚信,于官清正”“休图官禄,休求金玉”。为官,不仅需要一面物理上的铜镜,更需要一面心理上的铜镜。时时刻刻谨记,始终心存仁义礼智,保有“浩然之气”。

  走出纪念馆,清风徐来。云锦湖上,水波不兴,恰如一面镜子。

  (作者 孙世会 系山东省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编辑:沙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