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何为“土特产”?“土”就是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特”就是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来建产业,打造产业全链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章部署,提出“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土特产”三个字大有文章可做。洛川苹果、大同黄花、柳州螺蛳粉、赣州富硒蔬菜……如今,这些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带着浓浓本地特色的“土特产”,从田间地头走向各地的大型商超,甚至进入海外市场。抓住“土特产”里的“土味”与“特色”这些产品优势,更多乡土产品驶上产业化的快车道,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从一方水土中开发乡土资源
贫困村建起“富硒”产业基地
初春时节,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的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里绿意浓浓,茄子、豆角、丝瓜……各色各样的蔬菜长势正旺。菜农王二发正在大棚里忙碌,据他介绍,富硒蔬菜是潭头村的土特产,这种蔬菜最大的特色就是硒含量高,好吃而且有营养。
过去,潭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有资源没有产业,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而如今,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村里建起一排排美丽的新民居,蔬菜大棚、果园整整齐齐,小汽车来来往往,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种叫作“硒”的元素。
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水稻……在潭头村,几乎所有的特色产业基地都与“硒”相关。如果说“富硒产品”是潭头村的土特产,那“硒”便是这一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不仅仅是潭头村,整个赣州市都具有天然的富硒土壤资源优势。赣州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副科长钟坤介绍:“经过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赣州已探明富硒土地面积1117.61万亩,占调查面积的47.04%,赣州富硒土壤总面积,以及富硒耕地、富硒园地和富硒林地占受调面积的比例均处于全国同类富硒区前列,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绝对值、潜力值巨大。”
做好“土特产”文章,首先就要抓好一个“土”字。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是‘土’。”立足本乡本土资源,实现因地制宜,这无疑是赣州市富硒农业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钟坤表示,靠着在“硒”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赣州市目前已打造了富硒高山梯田米、富硒脐橙、富硒蔬菜、富硒茶叶等10多类近百种富硒产品。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从“土”字入手,做大“土特产”产业。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高山雨林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让这里产的茶叶口感分外清香。以前,毛纳村的村民找不到致富的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水满乡赶集的村民王琼霞看到商贩正在大批量高价收购大叶种茶。这种茶叶在毛纳村周边的山上到处都是,王琼霞立马赶回家到山上采摘,第二天一早拿到市集上售卖。此后,毛纳村慢慢发展起了茶产业,如今,村里已有超过80%的农户种茶树,全村茶园超过570亩。王琼霞自家种了110亩大叶种茶,每年仅茶叶收入就超过30万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特产,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造就了不同的农业资源禀赋。山西大同昼夜温差大、半干旱的气候,种出的黄花菜苗大苔繁、肉厚角长;延安洛川海拔高度和充足的光照,让这里的苹果口感脆甜、果面光滑。新县的油茶、湘西的柚子……越来越多带有本土优势的产品走向市场,带动当地发展。
推陈出新擦亮特色金字招牌
小香包一年销量突破40万个
雨水时节,细雨霏霏。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的王秀英香包工作室内弥漫着淡淡药草清香,80多岁的徐州香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戴着老花镜,正带着一群年轻人穿针引线缝制香包。在她手中,巴掌大的一只小兔子香包圆润可爱,别具特色。这是去年年底推出的新品款式——“莲花兔”,销量非常好。
马庄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如今,靠着这小小香包,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一年,马庄村的香包总销售量就已达到40多万个。马庄村村民夏桂美说,订单多的时候,一天能缝制40多个香包,一个月能领3000多元钱。
论香包,全国制造售卖香包的企业不在少数,马庄香包能这么受消费者欢迎,打开销路,源于其在“特”字上做文章,打造地域特色,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徐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周光雷介绍,徐州香包有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样式上,既坚持了传统主题纹样,又在技艺上进行了革新,将苏州刺绣与香包艺术相融合,并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创造了新型绣法和配色方式,工艺也持续提升。
为了能拓宽市场,马庄村近年来不断在香包上创造“新花样”,一方面体现本地文化,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也在产品上创造新形式,在品质上追求“独特性”。
王秀英的孙女孙歌尧是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第五代传承人,作为村里的年轻一代,她更懂时下的新潮流和年轻人的想法。她试着把传统香包的体积缩小一半,做成钥匙扣、手机挂件;还联手相关文创公司,把时尚元素、手游元素放入香包之中,做出一些手机游戏里同款香包、荷包,这些新产品一推出果然被一抢而空。
这几年,马庄村挖掘本地资源,找到了香包的新卖点,就是填充村里自己种植的天然中药材,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配料和用量都不一样。
“中药材作为马庄香包制作的重要原料,以前一直是从外面购买,成本不低,品质也很难把控。”马庄村党委委员孟洪永说,“去年在贾汪区‘三资’清查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马庄村西侧200多亩集体土地使用效率低,并商讨开发成中草药园,用于种植千寿菊、艾草、决明子等药材。现在我们马庄香包里填充的都是自己种植的中药材,不仅从源头上保证了中草药质量,而且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尤其是秋天千寿菊盛开的时候,村民平均每天每人能拿到70-80元的劳务费。”
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凭借样式和品质上的特色,马庄香包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随着香包火起来,马庄村也逐步找到了契合本地的发展路径,围绕香包建起乡村手工艺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将香包工艺从文化资源转化成文旅产业,“马庄香包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为吸引许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马庄香包”这个特色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从原材料加工到袋装速食制造销售
一碗粉带动30多万人就业
行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家家大大小小的螺蛳粉店。烫粉、放料、浇汤汁……随着老板娴熟的动作,一碗热腾腾的螺蛳粉被端上餐桌,香味扑鼻而来。
一提起柳州,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螺蛳粉。曾经,想在外地吃到这种柳州地区的特色小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今,凭借快速扩展的袋装速食产业链,这种地方小吃逐渐走出柳州,成为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日常餐桌美食。
一袋袋装螺蛳粉,内含一包干米粉,以及螺蛳肉汤、酸笋、萝卜干等若干袋配料。别看这些加起来只有数百克的材料不起眼,背后却是一条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完整产业链。2014年,柳州市提出用工业化理念打造袋装速食螺蛳粉,将乡土小吃推向规模化生产,至今已带动本地30多万人就业,其中农村人口20多万人,脱贫户达5500多户。
位于柳州市柳北区白露工业园内的广西全汇食品有限公司是该市第一家获得预包装螺蛳粉生产资质的企业。成立之初,公司还是只有一间小平房的小作坊。当时,公司负责人谢宗华为自家的袋装螺蛳粉品牌起名为“柳全螺蛳粉”,意思是把柳州螺蛳粉推向全世界。但一款地方小吃要想扩展到更广阔的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想做大做强,更要遵循产业规律。
地方小吃最重要的是要味道正宗。为了能找到最合适的配料,谢宗华几年内几乎把柳州市内的螺蛳粉吃了一个遍。但请朋友试吃后,发现料包远远达不到他们的口感要求,于是又不断改进。一份好的螺蛳粉,最基本的是要有好料。随着谢宗华袋装螺蛳粉产业的不断壮大,如何寻找靠谱且成本合适的原料供应商成为他面临的一个问题。最终,经过一番权衡,谢宗华建立了自己的酸笋酸豆角种植加工基地,并逐步建立起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扩大了自身的产销能力。
近年来,在柳州,螺蛳粉生产制造企业越来越多。一袋螺蛳粉带来的产业裂变效应逐步显现,从上游的原材料基地,到下游的销售流通等环节,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群。这些现代化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农村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就拿螺蛳粉的经典配菜“酸笋”来说,借助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壮大,曾经只能拿到菜市场上出售的竹笋制造成酸笋后,售价也翻了番。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留休村的村民覃进荣种了近二十年的竹笋,过去,竹笋只能原样出售,价格不稳定,他还要经常为销路犯愁。如今,每年竹笋收割后就会有收购商进村收货,收好的竹笋会被专门的制造厂家腌制成酸笋。覃进荣说,自己每年轻轻松松就可以赚2万多元,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愁销路。
竹笋、螺蛳、木耳、萝卜……随着螺蛳粉的走红,这些昔日寻常的农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增值,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法宝。柳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介绍,目前,柳州全市螺蛳粉原材料基地规模大约有65万亩,已认定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竹笋、大米、豆角、木耳、螺蛳等)20个,柳州市正在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打造成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