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儒家思想之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2年09月18日 11:23 来源:当代儒学

  “儒家思想之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成功举行

  2022年9月17日,“儒家思想之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成功举行。会议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当代儒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当代儒学》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社会科学院、韩国首尔大学、台湾元亨书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

  《当代儒学》主编、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杨永明教授致开幕词。他回忆了《当代儒学》筚路蓝缕的创刊缘起、充满艰辛的办刊历程与所取得的丰厚成就,向辑刊广大作者及编辑部人员表达谢意,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共分为五场研讨会。

  第一场研讨会,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围绕“何谓‘当代儒学’”这一主旨,阐明“当代儒学”所指的不是前现代的儒学研究,甚至不是现代性的儒学,乃是“当下性”的儒学,即当今儒家的“活的思想”。台湾元亨书院林安梧院长指出,当前学界应当重新反思现代性,运用儒家话语论述之,且以此回应世界文明问题。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总结了儒家学术方法“史”与“论”的两种传统,并分析了其缺陷并明确了未来改进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概括出“现代新儒学建构的三个向度”,一是要将理性纳入儒学重建工作中,二是要再造传统儒家的心性论传统,三是要面对现代性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认为,应反思用现代新儒学的方法上推儒学这一思路,回到历史情境中理解原汁原味的儒学。

  第二场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重思了“内圣外王”的现代诠释与转换的问题,希望以儒家的中和之道整合心性儒学与社会儒学、政治儒学。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结合自身荀子研究的亲身经历,认为儒学复兴应建立在同情的理解上,但也要在深入了解儒学的前提下保持对儒学不足的反省和批评。河北大学程志华教授提出了“新世纪儒学本体论的重构”的“两代八家”:第一代为李泽厚、张立文、蒙培元、牟钟鉴四家,第二代为陈来、杨国荣、黄玉顺、林安梧四家;据此指出当代儒家的形上学建构是中国哲学登场的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丰研究员在指出当代儒学研究日益壮大的同时,着重论述了礼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儒家礼学思想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的问题。山西社会科学院宋大琦研究员批评了学者儒学与民间儒学的脱节,并希望在避免“沉渣泛起”的前提下眼光向下,建立知行合一的“县域儒学”。

  第三场研讨会,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宏观地指出了易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易学研究擘画了新的方向和目标。曲阜师范大学涂可国教授从表现形式、建构意义与具体方法三重维度探讨“儒学形态学的当代建构”。韩国首尔大学郭沂教授力图以道哲学修正中国传统的形上学或本原论,重新建构人类价值体系基础。山东大学张文智教授通过卦体的阐发,提出中国哲学需要顺应现代价值,进行理论创新。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基于董仲舒的“调均”思想,直面当代社会问题,阐明了以社会分工制衡财富分配的主张。

  第四场研讨会,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强调墨子后学对墨子的超越,并论述了儒墨兼爱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从“工具人”的角度切入,反思儒学没有从个体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山东大学徐庆文教授从回归儒学核心、精简儒学内容、融汇不同文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儒学复兴与儒学再造”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关注“NBIC时代儒学的回应”,认为在科技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儒学应直面现实,相对科技挑战,拿出自身的解决方案。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深入剖析了牟宗三对孟子心性论的误解。

  第五场研讨会,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指出,儒学的现代阐述如果缺少了西方参照系便不知从何讲起,现代儒学的发展应强调对人的存在处境进行直接把握,要具有真正面对问题的知识心态,并追求儒家知识的可公度性。山东大学陈晨捷副教授镜鉴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以荀子为突破口,寻找儒家对话伦理的资源,避免儒学的独白与独尊。山东大学邹晓东副教授分析归纳了“中国哲学研究须深度摆脱的三个心结”,包括不切实际的复述论理想、新夷夏之辨的洁癖和忌惮学理批判的伪忠厚。山东大学察应坤助理研究员论述了狄百瑞作为汉学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儒学的突出贡献。

  会议最后,《当代儒学》执行主编、山东大学郭萍副研究员向与会学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当代儒学》将始终坚守办刊宗旨和理念,一如既往地配合学界同仁共同致力于儒学现代转型研究,以“活的思想”回应时代问题。

  经过一天的研讨,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报道:李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