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正文
青岛崂山对口帮扶陇南礼县:强其“内力”引青年返乡兴业
2022年09月07日 20:12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7日电(记者 胡耀杰)“要推动礼县更好更快发展,激活其内生动力,就要推动当地利用好优势产业,发挥自主能动性……”谈及对口协作,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青岛市崂山区干部王涛如上表示。

  山东省青岛市与甘肃省陇南市结对协作多年,陇南市礼县在东西协作框架下,与青岛市崂山区共同探索因地制宜将现代农业作为当地发展的“主抓手”,强化“内生动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并由此吸引青壮年返乡兴业,发展“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甘肃礼县龙林镇赵阳村是一个位于半山腰上的小村庄,全村共有128户585人,此前以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传统农产品为主,经济附加值低,“户户贫困”,人员外流严重。

  基于扎实调研以及帮扶资金的持续支持,青岛市崂山区帮扶干部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当地发力花椒优势产业,促进农业特色化转型升级。

  由此,龙林镇确定了“大而弱向优而强转化”“地埂椒向标准园转化”“粗放管护向科学栽植转化”的花椒产业转型发展思路,赵阳村立足村情先行先试,创建500亩的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点,目前已实现全村户均创收逾1.2万元人民币。

  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关乎生活品质的村容村貌“难题”也提上日程。在帮扶资金的支持下,路面硬化、房屋外立面修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实现旧村焕新颜,村民也有了新的交流空间,打麻将和扑克牌的人少了,讨论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的人多了,村居环境的改变,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精神面貌。

  与此同时,众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见此光景,便萌生了返乡念头,截至目前已有50余位青年回到家乡,带着他们更为前沿的想法和技能,为赵阳村后续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内生”动力。

  “现在,赵阳村锚定‘产业优先性、文旅赋能型’的发展定位,聚焦民生福祉,力促面子‘靓’起来,里子‘实’起来。”谈及村庄发展,赵阳村居委会主任杨建军自信满满。

  作为拥有近两千年中药材栽培历史和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千年药乡”,礼县是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大县,境内有中药材152科620余种,宜栽面积逾50万亩。

  在礼县马河乡,2000余亩万寿菊缀连成片,接成近十公里的菊花长廊,干净整洁的道路与绵延的万寿菊产业园形成一幅美丽画卷,马河乡也由此踏上了特色农业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

  如火如荼的万寿菊产业,同样由崂山区对口协作干部引入当地,不仅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早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马河乡彦龙村的村民马艳是其中之一。

  马艳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老人孩子都照顾不上,心里很是愧疚。现在家乡的发展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然而,作为初级农产品的万寿菊经济附加值较低,而深度开发则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与深度加工厂房。为此,崂山区对口协作干部在促成鼓励农户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协调相关资源帮助当地建设了深加工厂房。目前,深加工生产厂房正在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据悉,素有“秦皇祖邑”之称的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该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气候温润、幅员辽阔,盛产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礼县面积约4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48万余人,中药材、经济林果、畜牧养殖、劳务是该县支柱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