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4月,全市10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好三类水体比例和水源地达标率均达到100%,较去年同期提升10%,较“十三五”元年提升25%,国控断面水质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尤其是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水质取得突破,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其中化学需氧量指标浓度较“十三五”元年改善43.7%,氨氮指标浓度较“十三五”元年改善89.8%,连续四年创造新的历史记录,实现质的飞跃。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效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措并举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
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地表水河流断面考核、“水十条”重点攻坚任务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考核体系,夯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倒逼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到位,对水质持续恶化或连续反弹的区县开展约谈、通报,有效改善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多维联动,紧抓落实。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流域污染治理大局观,纪监委、检察院、公安、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广泛参与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治,通过部门联动形成“1+1>2”的治污新局面,有效破解治污难题。
加密巡查,铁腕治污。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生态环保铁军,坚持沿河巡查常态化,采用不定期抽查、交叉检查、夜间排查等手段,强化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摸排潜在风险源,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持续保持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科技支持,强化监管。创新“人防+技防”,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打造“国标站+微站”的全域监控系统,利用81个水质监测“哨兵”,实时监控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在我省率先采用水质指纹溯源分析技术,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天地一体监控系统,建立集监测、管控、执法、治理为一体的智慧环保体系,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
生态补偿,系统发力。建立地表水横纵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近三年累计发放生态补偿金约1.8亿元,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充分发挥上下游治污的协同作用,积极推进流域污染联保共治,建立联合预警、联动执法、联合会商、协同解决的上下游、左右岸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模式,实现流域协同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