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济南将构建更加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以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建设“米字型”高铁网和“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网,加快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小清河复航、济南港、济郑高铁济南段、济莱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济南至济宁、莱芜至临沂等高铁工程,推动“四网融合”轨道交通网覆盖全部区县。
助力国家交通战略——
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畅通高速大通道
北上南下,济南的交通枢纽地位不可忽略。
作为国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济南在综合化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中,也全力助力国家交通战略蓝图的绘就。
今年2月12日,在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今年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61个,预计完成投资659.3亿元,山东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计划实现新突破,泉城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得到新提高,泉城市民出行更便利。
在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济南国家枢纽地位中,济南这样做——
加快构建京沪1条主轴,沿黄、青银2条廊道,至冀南、皖北、苏北地区的3条区域通道,积极谋划交通未来发展;
畅通国家高铁大通道。加快建设济郑高铁,强化与“郑州-西安-兰州-西宁”高铁衔接,支撑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加快形成。
畅通国家高速大通道。实施京沪、京台、济广等国家高速改扩建,为重塑“山东的路”交通品牌作出“济南贡献”;
建设现代化国际空港枢纽。加快推进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航站楼工程,打造国际级4F机场;
打造河海联运新通道。完成小清河航道主体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内一流的内河智慧港口,力争航道和港口主体工程年底同步完成,具备通航条件。积极配合深入研究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工程,加快实现内河航运“通江达海”。
助力国家战略,畅通国家交通通道,济南肩负重任前行。
省会经济圈互联互通——
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年内建成,加快形成“米字型”高铁城际网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助力省会经济圈实现互联互通责无旁贷。
按照规划,省会经济圈城市间高铁直通将实现互联互通,以济南为中心,打造辐射周边6座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构建高铁、高速双通道,加强济南和周边25个县域单元互联互通,可服务1800万人口。
备受关注的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年内建成,届时实现济南市铁路总里程800公里。同时,开工建设济滨高铁,填补滨州、东营与济南的联系短板,全面实现省会城市经济圈高铁直达,继续推进德商铁路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研究济南至济宁铁路、莱芜至临沂铁路,加快形成“米字型”高铁城际网。
在加快构建“两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中,建成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济南至潍坊、济南大西环、大北环、高青-商河-武城、济南至微山等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
再就是济南要加强与周边地市沟通连接,加快省道103旅游公路建设,统筹推进国道104长清南段、国道308章丘段、国道309章丘东段拓宽改造等项目,持续提升国省道服务能级。
构建市域铁路通勤圈——
周边区县轨道交通实现“双通道”
在服务市域交通一体化方面,济南将构建市域铁路通勤圈,谋划建设主城区至济阳、商河、章丘、莱芜、钢城、长清、平阴等周边区县轨道交通双通道,加快实现平阴至莱芜、商河至莱芜、商河至平阴外围区县间轨道联通。
在打造全域高快一体通道方面,强化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县联系,研究推动工业北路东延、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党家庄至崮山段建设,研究推动国道341平阴段拓宽、国道340商河段改造等项目。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济南全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0余公里,实施养护工程1100余公里,危桥改造14座。
现代城市路网建设成型——
黄河大道建成通车,力争开建7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
在服务现代城市路网建设中,济南一是以城市路网建设为重点。拉动城市向北、东等方向拓展,黄河大道、港源六路等一批骨干路网道路建成通车,推动开源路、春暄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实施药山南路、大魏庄东路等拥堵治理项目,改善区域交通。
截至目前,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全线已有32处车站实现进场施工,28处站点正在开展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小高庄站、历下广场站已封顶;市立五院站等4处站点正在进行绿化迁移、交通导改、雨污水管线迁改等市政前期工作。
6号线全线共有25处工点进行了围挡施工,9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围护结构施工,4座车站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12个工点正在进行临建及市政前期施工。3月21日,3号线二期滩稻区间左线顺利贯通,其他区间施工进展有序推进;稻香站、川流站主体结构完成;向阳站(土方开挖完成80%,主体结构底板完成50%。
泉城地铁已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起“H”型地铁网,为泉城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济南正在全力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4号线、6号线、8号线一期工程以及至济阳有轨电车建设,力争开工建设7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助力泉城交通“全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