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治水,处处下起“绣花功夫”
11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供水保障、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关情况。两年来,全省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协同治理,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取得重大胜利。
开源节流并重,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介绍,近年来,山东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省级骨干水网工程长度达到1459公里,设计调水能力20.4亿立方米,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全省水资源丰枯调蓄能力明显增强。尤其今年汛期有效利用雨洪资源,累计调洪6.17亿立方米、分洪8.48亿立方米,对沿线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涵养地下水源。创新实施汛期水库弃水资源化利用,调引潍坊峡山水库汛期弃水7949万立方米至青岛棘洪滩水库,增加青岛城区3个月用水储备,综合效益显著。
着眼于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应急抗旱能力,2020年开工建设水库、河道拦蓄等46项调蓄水源工程,2021年新开工实施29项水库增容、河道拦蓄工程。沿黄9市全面实施并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累计投资213亿元,基本实现灌溉计量到用水单元,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4万亩。
2020年,山东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稳定保障197.9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2021年全面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提档升级,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60.8亿元,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97%、97.5%以上。
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同时,山东坚持“节水优先”,“十三五”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山东黄河河务局科学构建“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供水安全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引黄调水成效,探索实施了冬蓄春用避峰错时供水、上下游轮灌调度、用水指标动态调整、精准实时调度等综合调度措施,沿黄灌区特别是边远高亢地区灌溉供水保障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升,连续三个调度年黄河干流引水总量全部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之内。
此外,山东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正向督查激励,黄河干流山东段已连续22年不断流、重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全部达标。
齐鲁安澜,水旱灾害防御取得重大胜利
“全省水利工程总体运行平稳,经受住了洪水考验,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全省水利工程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7985万元,为2000年以来最少。”发布会上,刘中会宣布山东夺取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大胜利。
刘中会介绍,今年山东共发生16轮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964.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列1916年以来第2位,为1964年后最大值。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黄河干流发生1988年以来最大洪水,漳卫河两次发生1997年以来最大洪水,金堤河发生2010年以来最大洪水,韩庄运河发生1952年以来最大洪水,全省9条河道发生超警洪水,东平湖连续超警戒水位25天,南四湖累计超汛限水位99天,有12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1057座小水库蓄满溢洪。特别是9月中下旬至10月底出现严重秋汛,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洪水量级之大历史罕见,黄河干流、金堤河、漳卫河、东平湖等一度多线告急,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超前部署、指挥有力,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持续稳固,水利工程调度科学、精细高效,技术支撑保障到位、有力有效,广大干部群众践行宗旨、无私奉献,山东有效应对严峻汛情。
黄河防汛备受关注。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王银山介绍,山东河务部门与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起,科学应对、精准调度、日夜巡查、全力抢险,圆满实现“滩区不漫滩、工程不垮坝、河势不突变、人员不伤亡”目标。通过“拦、蓄、送、排、分”等综合调度,确保了东平湖和山东黄河滩区不漫滩;每天组织4000多名黄河职工和1.6万余名群防人员投入防守抢险,对预估可能漫顶的24处控导工程提前采取修筑子堰等防护措施,所有险情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抢护。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继续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全力推动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加快论证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胶东输水干线、南四湖水资源北调等一批重大引调水、蓄水工程,加强区域水网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刘中会说。(方垒)(完)